笔趣阁

棉花糖>汴京市井日常 > 第116章 正文完结(第3页)

第116章 正文完结(第3页)

徐承儿笑道:“瞧瞧她们这架势,元娘,你不心疼你那夫婿?”

元娘笑了笑,不说话。

她不是不心疼,而是魏观这人看着如谦谦君子,导致许多人看到他下意识都以为他正直不变通,殊不知君子不意味着是蠢人。

果不其然,没有预料中那么久,不过半刻的功夫,就有人敲响元娘的屋门。

是随行的傧相。

而魏观站在屋门前,庭院正中,他一身青衣,姿容如玉,分毫没有挨过棍棒责打的狼狈,面对屋内,他面带微笑,朗声道:“闻有佳人,遣媒纳聘,告祭天地,禀明父母,遂来迎娶。”

这时,气势汹汹出门去的女眷们才回来。

原来,她们打错人了。

今日的傧相,除了魏观的好友,还有一位姑母家的表弟,正是当日在码头乘船前与魏观一道的那位,他性格依旧有些轻浮,今日魏观是新郎官,穿了一身青衣,哪知道他有意炫耀自己家里捐了一个官,也穿了身青衣,可不就被认错了么,平白挨了顿打,跟在几个女眷身边,看着狼狈得很呢。

但他也没忘了自己身为傧相的责任,见到魏观还未迎到新娘,连忙伸手要拦住女眷们。

而魏观则丝毫不慌,他气定神闲,继续对屋内喊道:“吉时已到,恳请卿卿移步,共结连理。”

呀吱一声,门被打开,元娘手执团扇,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白皙柔荑,而左右是前来帮办婚事的女官,她从屋内走出的那一刻,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真正的美人连走路的风姿都与众不同。

魏观一眼不落地望着元娘,他走到她身侧,与她并肩而行。

两人一路行至堂前,拜别阿奶与阿娘,还有亡父牌位。

又过了一些规矩仪式,元娘才坐上花轿,上花轿时,魏观似乎牵住了她的手,但只是片刻即分。

到了花轿里,元娘放下团扇,松开手,才看清方才魏观塞给自己的是什么。

一包王道人家的蜜饯。

元娘忍不住轻笑,她把一颗蜜饯塞进嘴里,脸上不由露出甜滋滋的笑容。

真甜啊。

却不知是吃着甜,还是心里更甜。

有这包蜜饯,本来无聊的一路过得很快,花轿停下,她被迎了出去,元娘不知自己跨过多少门槛,隐约记得似乎还跨过马鞍,总之让她做什么便做什么,不知不觉就拜过高堂,被人扶着进了屋。

许是因为身边跟*了女官,魏家的亲眷们不太敢打趣元娘,即便说了,也是不轻不重的两句玩笑话。

很快,魏观就来了。

元娘觉得自己有些紧张,紧张到听不清外面的声音,直到女官凑近小声提亲,她才反应过来,魏观已经连念了三首却扇诗,元娘脸红了红,这才把团扇放下。

这一放,屋里隐约有吸气声。

便是素来沉稳的魏观,此时也失了神,眼中尽是元娘。

元娘小心地抬起头,冲着魏观抿唇一笑,屋里有许多人,可二人似乎只能看见对方。

很快,魏观就和元娘一块坐上床榻,床上已经铺满了桂圆和红枣,但在将两人的各一缕发丝用红绳绑在一块后,撒帐还是要用这些红枣桂圆莲子等喜果。

一把又一把,砸到元娘和魏观身上。

并不疼,但是她们边撒,还边念道:“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撒帐中,鸳鸯交颈戏芙蓉。”

元娘纵然再迟钝,这时候也听出她们念的诗不对了,分明……是指那事的。

元娘顿时羞红了脸,哪知道她们反而念得更大声了,甚至时不时嘻笑几声。

终于,撒帐完,屋里的人如潮水般褪去,只剩下元娘和魏观。

他们绑起来的头发已经用剪子剪去,藏进木盒,可元娘还是不敢动。

幸而有魏观。

他泰然自若,眸光含笑地望着她,“紧张吗?”

元娘点点头,又立刻摇头,纵然动作上有些逞强,可脸上的红晕还是显露了她的心绪。

魏观看着她浅笑,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他起身去桌上倒了两杯酒,一杯递给元娘,眸色深深,笑道:“娘子。”

元娘忍着羞意与他交杯而饮,能感受他身上炽热的气息,以及好闻的淡淡的酒香混合着他身上清浅似雪水消融的味道。

那酒一饮而尽,元娘再抬头时,就见到近在咫尺的魏观,含笑望她,眼神深沉,他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红烛燃烧,两人相视一笑。

从此以后,他们便是真正的夫妻。

生死不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