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汴京市井日常 > 第116章 正文完结(第1页)

第116章 正文完结(第1页)

第116章正文完结

日月如梭,转眼春去秋来。

娶亲从不是一件含糊的事,从纳彩到交换定贴送许口酒,再到纳征、请期,足足过了大半年。

不知不觉,就要到迎亲的日子了。

早在问名前,陈家就搬回了祖宅,陈父的清白得到正名,陈家人不必再躲躲藏藏,陈括苍更是天子近臣,即便如今官位低,但来日前途不可限量,他们家不再是市井里籍籍无名的人家。

更不必担忧有人觊觎祖宅,不得不扯哪家权贵的名头。

故而,择了吉日,她们就光明正大地搬回祖宅。

一开始,宅子太大,元娘自己都不习惯,像那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太大了,她逛起来心慌。尤其是王婆婆从人牙子手里买了许多下人,有洒扫庭院的,也有进屋服侍的,还有管灶房的等等,下人见了她都要低眉敛目喊声大娘子。

甚至,依照阿奶所言,这已经是减了许多人,换成从前至少是如今两三倍的人。后面元娘婚期将近,王婆婆还买了两个专做针线的娘子,说是买,其实是雇,签了五年的契书。

自然不是让她们绣婚服,官家金口玉言说了要让大宗正司办,自然是要连婚服在内的。

她们绣的是元娘出嫁之后的衣裳,做新妇要告祖、认亲见族人等等,身上的衣裳不说华丽,至少也要撑得住场面,不遭人笑话,魏家那样的门第,少不得要出门赴宴,华美合身的衣裳不是现做赶工两日就能有的,自然要提前置办起来。

一般人家兴许不知道内里的规矩,傻傻就吃亏了,可王婆婆最清楚里面的门道,自然事无巨细地帮元娘备好。

就连陪嫁的婢女都选好了,除了万贯外,还挑了四个大的两个小的,虽然不是自幼跟在身边,但王婆婆有意调教了大半年,行止不再畏畏缩缩,也算过得去。而她们几个都归了万贯管,万贯素日里不算胆大,可跟着王婆婆那么久,三教九流也算见了个遍,即便没多聪明厉害,可板下脸唬唬人还是成的,虽说性子安静了些,但落到其他几个婢女眼里就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也算误打误撞了。

其实,元娘身边还应该陪上一两个上了年纪的妈妈,奈何陈家散了太久,故而王婆婆只好从官牙子手里寻了一个婢女,旁的不说,至少大户人家不成文的规矩上能提点一二,毕竟自己不能时刻跟着。

王婆婆自然是有教元娘的,可正经的宴席她也没怎么去过,教得再多,真到了去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疏漏。

总之,从陪嫁的婢女,再到衣裳、床榻、哪怕是一个恭桶,王婆婆无一不在操心。虽说官家说了,陈家小娘子的陪嫁由内藏库出,可内藏库的东西只是昂贵规制高罢了,远不及自己家人尽心准备的贴心,光有面子可不够,里子也得有。

风风火火了大半年,可算到了迎亲前的一日。

元娘如今自己住一个院子,毕竟陈家的祖宅大得很,人丁又不兴旺,她就是想一个人住两个院子,单日住一个双日住一个都无妨。

而今日,整个院子都摆满了箱笼,还有挑箱笼的人延绵不绝地进来。

这些都是从内藏库搬出来的,官家大手一挥,从指缝里露出些许,都够殷实人家一辈子的嚼用,是真正的大手笔。要不怎么那么多三司的官员都觊觎官家的内藏库呢,筑堤没钱向官家哭,打仗没钱也向官家哭,国库账上空得很。

先帝的时候,三司的官员哭穷哭得狠了,还把先帝惹怒将他们一顿责骂,说一个个都觊觎他的内藏库,那要你们这些官员有何用呢?先帝甚至还下令,内藏库的人不得向外透露账本,否则便是死罪。

总之,先帝虽然留给官家一个亏空的国库,但内藏库却委实富裕得很。要知道各国的贡品,以及山川湖泽赋等都是进了内藏库,天子的私库里。

不仅如此,因为明日就亲迎了,负责布置的女官带着宫女已经到了陈家。

有些在院子外指点,有些在屋内候着。

屋内的女官分别为两位,一位是讲明日出嫁规矩的,一位是碰巧来送婚服的,自然她们身边还跟着数位宫人。

而今日,元娘的至交好友徐承儿也来了,她也算见过世面,但见到女官仍忍不住目不转睛。盖因宫中女官的服饰和宫外人截然不同,她们头戴花冠,不是类似元宝冠那样简单的一小顶,而是囊括整个脑袋,插满了各色鲜花,有红有粉,脸上上着珍珠状,衣裳则是上裳偏长,下裳偏短,宫外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制式。

正是因此,更有别样的美丽,像是月宫上的仙娥,身形窈窕。

还是元娘轻轻拍了拍徐承儿的手,她才回过神来,但徐承儿也不见怯,只笑着说头一回见到如此多标志的美人儿。

女官和宫人们自然不在意,或者说她们不论面对何等大事,神色都是淡淡的,语气轻轻的,做错事告饶也绝不会高声,更不会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美则美矣,但似乎有些像泥塑的磨喝乐,不近人情。

元娘已经和她们打了段时日的交道,算是见怪不怪了,但徐承儿就有些不适应,她见了送来的婚服,主动道:“是红的呢?”

徐承儿成了婚,要比做小娘子的时候少些拘束,做了妇人有时也要去亲戚族人的昏礼上陪着新妇,自然比元娘要多见一些婚服。

凤冠霞帔这没什么说的,元娘如今身份毕竟不同,算是正正经经的官家女,又被天子亲赐可以以县君的身份出嫁。

为首的是女官,但捧着婚服的是宫人,女官闻言,眉眼不动,但出声解释,“陈小娘子得官家恩旨,以县君规制出嫁,魏官人虽是大理评事,但为正八品,而县君为从五品,故经大宗正司商议,陈小娘子的婚服当为红色,绣以金线,而魏观人着青色圆领官袍。”

徐承儿恍然大悟地点头。

而女官则服侍元娘换上衣裳试尺寸,大宗正司素日里是负责皇族婚事的,行事自然妥帖,不必担忧。

换好后,女官还解释说,这身婚服的霞帔坠用的是聘礼送来的金帔坠,魏府富庶,送来的聘礼自然体面,光是金饰就不知有多少,更不必说婚娶时聘礼里必须有的金钏、金镯、金帔坠。

旁的首饰自然不能戴,但这霞帔坠却可以。所谓霞帔坠,是霞帔最下方的金坠子,通常女子的婚服顺序是是红色抹胸、直领对襟短衫、直领对襟长衫、霞帔。凤冠霞帔总是一块念,但凤冠是戴在头上的,而霞帔是衣衫的一部分,披在肩上两侧,元娘身上这套婚服的霞帔两边还绣了成排的珍珠。

元娘听了女官所言,目光自然不由停留在金帔坠上,这金帔坠是正经的足金,自然重得很,上头雕刻的是鸾鸟牡丹纹。

因为婚事,她与魏观已经许久未见,但看着婚服上的金帔坠,心中涌起似甜似酸的滋味,不禁怔然。

女官见多了,并不讶然,但面无表情的她眼里还是浮起浅薄笑意。

元娘回过神后就开始道谢,女官则看不出任何情绪地回了句本分而已。

待到试完了,元娘遣了屋里人出去,只留下她和徐承儿。徐承儿迫不及待和元娘说起话,刚刚人太多了,许多贴心话不好说出口。

徐承儿兴冲冲道:“这大宗正司的安排好极了,你如今是高嫁,在成婚的婚服上压一压,回头才不会被欺负。”

徐承儿见元娘只顾着看婚服上的金帔坠,干脆问道:“你如今是怎么想的,要进魏府了,可想着怎么应对了?”

元娘眉一横,昂头说道:“我不怕!那家里纵是龙潭虎穴,我也敢闯!”

是了,她是乡野长大的陈元娘,不是娇滴滴的闺秀,性子里自有一种敢于挑战一切的野性,徐承儿也算放下心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