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汴京市井日常 > 3040(第1页)

3040(第1页)

第31章元娘莫名想到,其实船上那个少年生得更好看。

“我不算。”老道士斩钉截铁的说到。

他度量了眼王婆婆的神色,许是想要她知难而退,添了句,“若非要算,我要取黄金千两的卦资。”

这摆明就是拒绝了。

寻常百姓,就是中低阶官吏,即便把田宅悉数卖了,也凑不齐这黄金千两。

何况,元娘一行人只看衣着打扮,便只是平民而已。

一两金乃是铜钱十贯,黄金千两便是一万贯。

王婆婆心里竟真的细数过一遍,若是把祖宅和田产全卖了,连同家里的那些首饰,便能凑够。但这些都是立身的本钱,断然没有卖的道理,想来还是无缘。

唉,她的确是贪心了。

这样的机缘,能遇上一回便是难得,如何能再奢求?

王婆婆倒不是非要知道元娘来日会如何,她虽忧心孙子会受苦,但既然最后能富贵已极,想来能够寿终正寝。她只是在听到三起三落的时候,经不住担忧。

担忧元娘。

女子出嫁后在夫家地位如何,与娘家助益息息相关,娘家落败,在夫家少不得吃苦受罪,若是翁姑心善,能留一条性命,也怕夫婿轻视,少了尊重。倘若还有一大家子亲戚,更是易奚落、轻贱。

她的姐妹们就是如此过来的。

虽身处热闹至极,人声鼎沸的瓦子里,可几人都是静默着,元娘和阿娘弟弟大眼瞪小眼,王婆婆安静沉思不说话,老道士优哉游哉地整理龟甲和铜钱,将笔墨归置整齐。

率先打破沉默的却是元娘,她用着学来还未热乎的万福礼,右腿后移一步,对着老道士屈膝一福,“多谢道长您为我弟弟算命,至于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算与不算,我都得从眼下开始过起,也无甚影响,切莫因此为难了您,那我要于心不安啦~”

她巧笑嫣然,语调上扬,天生的讨喜可人,随意说些俏皮话,都叫人禁不住想翘唇微笑。

老道士也不说什么推辞客气话,就是在大秋日不知从哪变出一柄羽扇,皱纹深深的脸上噙着笑,自顾自地摇着,“哦哦,不为难,不为难,你倒确是个聪明灵秀的孩子。

“有些事,不必太着急,多往那瞧。”

他手指着方才瓦子的入口方向,似是而非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王婆婆也因此回过神,而元娘谢过老道士后,她扯住王婆婆的袖口,眼神恳切,“阿奶,我们走吧。”

王婆婆并未直接走,她取出腰间的青色印花钱袋子,把里头的两串完整的和其他散碎的铜钱都倒出来,甚至还有一二两的碎银角。

银通常不用来做货币,但王婆婆为了以防万一,才放了一颗。

这些堆在老道士面前的平头案上的空余之地,虽然夜色以至,可四处高悬的灯,屋内数不尽的油灯盏,把它照得字纹皆清晰可见。

王婆婆这才道:“道长方才虽说了不要钱,可老妇却不能不尽一尽心意,今日出门匆忙,未及多带,还请笑纳,莫嫌寒酸。”

老道士倒真也不客气,直接解开自己的钱袋,把铜钱全扫进去,随口说了谢。

直到元娘一行人走远,他才靠在椅背上幽幽叹气,“年幼虽有波折,可上得至亲庇护,算得安乐无虞,往后余生皆富贵安泰,所求尽有所得,这样的命格,何须算命?”

连他看着,都要忍不住心生羡慕了。

不过,那样心思灵透的好小娘子,确也担得起这样的好命格。

那是她应得的。

*

元娘她们走远以后,王婆婆似乎还在沉浸方才的批语中,久久不曾回神,余下三人目光对视半晌,彼此示意,互相挑眉,最后落在了元娘身上。

元娘小嘴快能挂油壶了,看着像是心不愿,可不妨她事情做的快。

只听她轻咳一声,然后娇声道:“阿奶,怎么办,我饿了,可是我们今日出门是不是不剩钱了?”

王婆婆如梦初醒,先是“嗯?”了一声,接着反应过来,面皮松弛的脸上重新露出和从前一样冷静平淡的神情,“你的钱袋子不是还装满着么?”

“???”元娘瞬间瞪大眼睛,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小钱袋子,恨不能蹦出三里开外。

她一字一字,用力从牙缝挤出来,“不、行,这、是、我、辛、苦、攒、的!”

元娘气得快成受惊了的河豚,脸都鼓圆了,王婆婆看着直发笑。

成天看这个孙女,她能被逗得多活十年八载。

“这里头有多少,今晚用了,我回去还你双倍……”王婆婆气定神闲,甚至都不看孙女,慢悠悠开口。

她话音还未落,手就被展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塞了一个不怎么沉甸甸的钱袋子。

瞥眼去看,她的孙女笑得一脸讨好,十足的谄媚,“阿奶,请收下,若是不够,我现下跑回家去取也成的。”

王婆婆食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见钱眼开。”

哪知元娘不以为意,还翩翩然行了礼,笑语嫣然,“阿奶过誉了!”

明明是调侃她,到了元娘口中就成了夸,连王婆婆这么爱装严肃的人都忍不住啼笑皆非,更别提旁边三个如何乐不可支。

当眼下要紧的事还是得去找个摊子用饭,几人都是饿着肚子出来的,看了一场《刘知远诸宫调》,早过了平日用晚食的点。

王婆婆打开钱袋开始数有几枚铜钱。

元娘直接道,“不用数,一共三十五枚,我就存了这些。

“唉,汴京居,大不易,想我辛苦攒钱,却连一百文都凑不够,否则……”

王婆婆敲了敲她的脑袋,“否则你今日就发达了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