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曹老板的老父亲在半路上被截杀的惨剧,虽然事情还没来得及发生,但是他们家也得引以为鉴。
从晋阳到邺城几条路都绕不过太行山,太行山里山贼比野味多,要是袁绍看他们家即将一家团圆恶从胆边生雇太行山里的山贼行凶杀人怎么办?
所以不能等局面稳定后再让家里人过来,得越早离开越好。
好在现在还不算太晚,袁绍刚刚接手冀州,即便到邺城也会忙着和公孙瓒扯皮,一时半会儿没功夫挤兑他才华盖世的叔叔们。
家里几个侄子各有各的能耐,荀爽倒不担心这个,“袁本初不用他也好,并州正是缺人的时候,让他们兄弟俩一起过来就是。”
荀晔笑的开心,“我也是这么想的。”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懂,但是那是投资,和他们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
不管叔祖是什么想法,反正他们接下来要以并州为根基打天下。当员工要分散风险,当老板必须得承担风险,一家人整整齐齐都来并州肯定比留在别的地儿安全。
有麹义沿途护送不用担心贼匪挡路,正常速度从邺城到晋阳要走十天,也就是说差不多半个月他就能见到美人爹。
好耶!
荀晔心里美的冒泡,带他们家叔祖去会客厅见麹义,留可怜的堂兄继续和堆满院子的书简作伴。
攸哥加油,这些都是咱们的家底,辛苦你一人幸福全并州,苦累只是暂时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荀攸本来就要挑灯处理公务,但是对上臭小子的挤眉弄眼,最终还是放下书简选择先写信。
——仲豫叔父,你儿子忒烦人。
……
会客厅中,麹义百无聊赖的等着正主出来。
他来之前已经打听过来,并州目前兵力不多但都是精锐,丁原麾下的并州精锐和董卓麾下的凉州精锐都归如今的荀州牧,其中还有何进何大将军生前招募的各地兵丁做添头,那么多兵力用来抵御羌胡作乱绰绰有余。
兵丁多少都不嫌多,他主动来投肯定不会被拒之门外,但是会被怎么安排却不好说。
毕竟这儿已经有一个非常能打的本地人吕布,不管怎么样都肯定以他吕奉先为先。
不过应该也不会太差,毕竟州牧麾下也有那么多凉州精锐,他麹文泰也是凉州人,并州战事那么多肯定不会没有用武之地。
算了,人总不能连着倒两次霉,不想了。
话说天都快黑了才上门好像确实有点失礼,他是不是应该修整一下明天早上再来拜访?
失策失策,都是被韩馥给气的了。
麹义在心里暗骂几句,看到荀爽过来连忙调整表情。
他观察过了,荀氏除了荀休若和刚才看到的那位小将军可以放心大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他人都讲究什么君子端方。
虽然对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他自个儿就觉得不端着不合适。
没办法,这就是和世家大族打交道的代价。
荀晔跟着他们家叔祖一起进来,然后朝麹义笑笑,“我等今日刚到晋阳,府上招待不周,麹将军莫怪。”
麹义压根没觉得哪儿不周到,简单客套两句便郑重其事的朝荀爽说明来意。
简单一句话:冀州易主,他也想易主。
猛将主动来投,荀爽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并州正是缺人之时,麹将军愿意带兵前来实乃并州之幸事。”
麹义矜持的又是一礼,“使君过奖。”
双方都很满意,接下来便是融洽的话家常。
荀晔听着他们家叔祖不着痕迹将麹义家住哪儿家里几口人家里在当地什么情况套的干干净净,脸上的笑容差点没绷住。
他错了,他不该骄傲自大,姜还是老的辣,他的口才比起他们家叔祖还差得远。
没关系,这意味着他还有进步的空间。
麹将军的老家在凉州金城郡,那是朝廷为了防备羌人和匈奴人联合作乱特意设的建制,南边是河湟谷地北边是草原,金城郡正好堵住羌人进入中原的唯一通道。
——我们汉族崇尚和平不爱打架,我们只爱种地。
——但是你不让我种地,我就把你种在地里。
——你为什么踩我的地?
金城郡的设立和上述段子差不多,大汉朝廷直接把自家碉堡修在羌人部落的大门口,问就是怕羌人和匈奴人狼狈为奸要自保。
因为关东世族和关中世族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关中世族和羌人部落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之近百年来西北的羌人叛乱几乎没停过。
朝廷在强盛时期对凉州尚且鞭长莫及,这些年朝廷越来越弱势,只能地方大族扛起抵御外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