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31章 忽悠吕布(第3页)

第31章 忽悠吕布(第3页)

看着不语的吕布,杨平仍是风轻云淡地说道:“不过温侯身高九尺有余,勇猛无敌,平不及也。

然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者,武力也,正应温侯;祀者,文化也。平虽不才,这颗脑袋却也有些智谋。”

说着,杨平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既然武力和智谋是相辅相成、不分上下的,平,如何就不能与温侯相提并论了?”

“你……巧舌如簧!”吕布这位武将从来都喜欢直接给人动刀子,耍嘴皮子真不是他的强项。

虽然仍有些看不上杨平,但他至少已经收起了轻视之心。

吕布虽然鲁莽,但他也不认为只会提刀耍枪的武夫比智谋之士更尊贵。

吕布佩服的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尊重的也是有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可以是武力,也可以是智谋、智慧。

比如说他的谋士陈宫,就是吕布佩服的文人。

而他眼前的杨平,也是有胆气(敢独自一个人来面对他这位天下无敌的武将)、

果决狠辣(射杀郝萌毫不犹豫)、

有智慧(知道自己对抗不了曹操,就用计谋把自己请来)、

有口才(这就不用说了)。

至少现在的吕布感觉,杨平有资格和自己平等对话了。

杨平见吕布貌似已经散去了浑身的火气,开始试探性地问道:“温侯可知,大汉这四百年之天下是如何得来的?”

杨平的话题跳跃性太大,但他必须把话题扯开,不然就会陷入对郝萌之死来回拉扯的死循环,根本达不到冒险下城的效果。

“大汉之天下,乃高祖斩白蛇起义,推翻暴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而得。”这点历史常识吕布还是知道的,虽不知道杨平问此话是何意,但仍傲然地回答道。

杨平面色崇敬地抬头看着吕布,说道:“温侯勿怪,平观温侯与那西楚霸王也不差分毫也。”

杨平的马屁拍得让吕布舒服,但他却谦虚地说道:“某哪敢与霸王相提并论?!”

杨平抚掌说道:“哎呀,霸王确实不能与温侯相提并论。霸王最后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平,观温侯乃福泽深厚之人也。”

吕布眼前一亮,急切问道:“如何敢言某乃福泽深厚之人?”

杨平活动活动腿脚,对吕布说道:“温侯初随并州刺史丁原,屡有战功。

然而,正如书中之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丁原不知温侯之能耐,只以小吏之位置之。

后丁原反叛朝廷,董卓奉皇命清剿丁原,将军审时度势,乃杀丁原而归附朝廷。”

杨平的声音极具穿透力,十多步外的骑兵们也听得清清楚楚。

说到此处,杨平的余光瞄了一眼旁边的吕布,见吕布面有愤愤之色,就又提高声调说道:“世人皆说温侯忘恩负义,为荣华富贵而杀旧主丁原。

然平,却不这么认为。温侯之勇武,世所罕见,丁原所能号令并州诸郡,乃有温侯之故也。

然丁原不思报效朝廷,欲反叛洛阳。当时,董卓是奉皇命讨伐不臣,将军杀丁原而投朝廷并无错矣。”

听杨平这么说,吕布舒坦了,这才知道,刚刚杨平不是在嘲讽他,而是真心实意地在夸赞他,甚至是在他部下面前给他洗白名声的。

毕竟他吕布担着一个卖主求荣的名声,而这名声实在不好!

只听杨平又说道:“后来董卓擅权,祸乱天下,将军再次奉皇命诛杀逆贼董卓,此乃大勇大义大忠者。

朝廷所以赐温侯之爵,可见温侯之功。

然,有功者必遭小人妒忌!平,听闻天下多有诋毁温侯者,实愤慨不已。

前时曹操驱温侯于徐州,寄人篱下,平心中不忿——温侯如此之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故而献策,使刘辟遣使请温侯来此,以颍川郡为根基。

平,幼时听闻温侯事迹,甚是钦佩。今见温侯如此勇武,平时常担忧温侯有西楚霸王之结局,故,斗胆向温侯献策。

温侯可愿听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