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有胆魄的少年郎!”
只是吕布看不到的是,杨平后腰挂的一枚金灿灿的椭圆形物品,这才是杨平的底气。
杨平很怕死,所以他不想到吕布的地盘去。
但是为了能完成自己三年内平定三国的任务,杨平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和吕布交涉——要不然,就凭他射杀了郝萌,不好好处理这件事情,就凭吕布那一根筋的脑子,杨平和他还真有可能反目为仇了。
至于为什么是他一个人下来,还不带着亲卫呢?
杨平表示,在吕布这个三国第一猛人前面,我就是带一百个亲卫,只要在地面上,也挡不住骑着马、拿着长戟的无敌战将。
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一个人下来。至少,三国时代的人都重名声、脸面,我这么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出来和吕布交涉,这位极好面子的无双诸侯或许会碍于面子,不会对自己动手,
也有可能不屑于和自己这个弱鸡动手(太丢份儿)
但不论如何,自己一个人下来和吕布交涉,应该是安全的。
另外,吕布以为他在百丈之外就安全了吗?
扯淡!城头上的三弓床弩,二百步内具备有效的杀伤力。
杨平在赌:第一,赌吕布愿意遵守这个时代人的行为准则;
第二,赌吕布不敢在百丈之内杀了自己,要不然他也甭想在十多部床弩的攻击下活下来。
当杨平走到吕布前十步时,稳稳站定,躬身行礼道:“小子杨平,见过温侯。”
吕布一手拿着卜字长戟,一手持着马缰绳,见杨平行礼,将卜字长戟递给旁边的亲卫,自己翻身下马,大步走到阳平身前,
锋锐的眼神仔仔细细地打量了杨平上上下下,然后说道:“竖子如此瘦弱,却不知何来的胆量,敢杀某之部将?!”
吕布说话声如洪钟,杨平昂着头,也毫不示弱地打量着前面这个身高两米有余的擎天柱,
清冽的声音从杨平口中出,却让吕布顿时大怒。
只听杨平说道:“小子为温侯除一叛逆之辈,温侯当感谢小子。”
吕布怒道:“黄口小儿,何敢出此狡辩之言?!
郝萌跟随某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如何敢言郝萌乃叛逆之辈?”
吕布长相确实英武不凡,打量清吕布的长相,杨平也不抬着头了,自顾自地打量着吕布身后的那群骑兵。
见吕布的脾气已经快压制不住了,杨平这才神秘地说道:“想必温侯也曾听闻,我乃天上中华帝君降凡尘,虽入凡人皮囊,但仍能提前洞悉些天机。
郝萌将反叛,这是事实。待温侯回营后,仔细审问郝萌部下便知,我不做多言。”
汉朝人对鬼神之说还是比较信奉的。
吕布听杨平这么一说,倒是有了些狐疑,旋即厉声喝问:“即便郝萌将叛变,然彼亦吾之部将,安能任尔射杀?!”
听到吕布这声喝问,杨平知道吕布对郝萌之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愤怒。
从两人第一句交谈到现在,吕布一直在施展气势,企图压倒杨平。
他的目的,杨平很清楚,无非是想从自己这边得到更多的好处。
于是,杨平洒然一笑,反问道:“敢问温侯,若有人对您拉弓射箭,您待如何?”
“敢对某动刀兵,自寻死路也!”吕布傲气地说道。
杨平抚掌道:“然也然也!敢对某动刀兵者,吾亦不会让其见明日之太阳!”
吕布瞪圆双目,俯视着阳平:“竖子安敢与吾相提并论?!”
杨平成功将话题掰过来了,于是自信地回答道:“温侯有几头几臂?”
不等吕布回答,杨平自己替他回答了:“温侯当然是一头二臂,小子亦有一个脑袋两只胳膊,你我并无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