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说,“自然就敢钱了。”
朱瞻基满意地说:“这才是良性循环。”
整顿吏治的效果也很明显。
“陛下!”
锦衣卫来报,“最近各地的官员都规矩多了。”
“怎么个规矩法?”
“以前动不动就收礼,”
锦衣卫说,“现在都不敢了。就连过年过节,也不敢收太多东西。”
朱瞻基笑了:“这就是震慑的作用。”
开科举广纳贤才的政策,更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陛下!”
礼部尚书来报,“今年的科举,考生比往年多了一倍!”
“这么多?”
“是啊,”
礼部尚书说,“很多是边远地区来的。他们说,现在朝廷真的是凭本事用人,所以都想来试试。”
朱瞻基很高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局面。”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陛下!”
有人急匆匆跑来,“倭国国派使者来了!”
“哦?”
朱瞻基来了兴趣,“他们来做什么?”
“说是……”
那人道,“听说大明国力昌盛,想要建立关係。”
朱瞻基沉思片刻:“接见。”
当倭国使者覲见时,朱瞻基特意问:“听说贵国一向自成一体,为何突然想要和我大明建交?”
倭国使者说:“我们听说大明的政策开明,对四方来客都很友善,所以……”
朱瞻基笑了:“原来如此。”
接见结束后,张侍郎问:“陛下,要和倭国建交吗?”
“当然。”
朱瞻基说,“这正是扩大影响力的好机会。”
“就像西域和瓦剌一样,”
朱瞻基说。
隨著与倭国建交的消息传开,其他国家也纷纷派使者前来。
“陛下!”
礼部尚书来报,“琉球、安南、占城都派来使节,想要与我大明建立关係。”
朱瞻基满意地点头:“这就是影响力。”
“要全部接见吗?”
“当然。”
朱瞻基说,“不过……”
“不过什么?”
“要让他们知道,大明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