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朱瞻基继续说,“整顿吏治。贪官污吏,一律严惩。”
“这……”有人露出担忧的神色。
“怎么?”朱瞻基目光如电,“有人觉得不妥?”
“不敢。”
“第三,”朱瞻基说,“开科举,广纳贤才。只要有真本事,不分地域、出身,都可以为朝廷效力。”
但朱瞻基並不在意他们的反应,继续说:“这些政策,立即开始实施。”
“遵旨!”
散朝后,张侍郎问:“陛下,这些政策会不会……”
“会不会遭到反对?”
朱瞻基笑了,“当然会。”
“那……”
“但这是正確的方向。”
朱瞻基说,“就像我们在西域和瓦剌做的那样,要让人心服口服。”
新政推行之初,果然遇到了阻力。
“陛下!”
有大臣上奏,“减轻赋税会导致国库收入锐减啊!”
朱瞻基反问:“你们觉得,国库的钱从何而来?”
“当然是……”
那大臣一时语塞。
“是从百姓那里来的。”
朱瞻基说,“如果百姓都活不下去,国库再满又有什么用?”
“可是……”
“况且,”
朱瞻基继续说,“减轻赋税后,百姓手中有余钱,自然会去做生意、开垦田地。长远来看,国库的收入反而会增加。”
眾臣无言以对。
整顿吏治的政策,遭到的反对更大。
“陛下!”
有御史上奏,“上上下下都是人情世故,太过严厉反而不美。”
朱瞻基冷笑:“那依你之见,贪官污吏就该放任不管?”
“这个……”
“传旨,”
朱瞻基说,“从今天起,凡是被查实贪污的官员,一律革职查办,永不敘用!”
“陛下!”
有人急了,“这样会寒了大家的心啊!”
“寒了贪官的心,”
朱瞻基说,“才能暖了百姓的心。”
就这样,朱瞻基坚持推行新政。
渐渐地,效果开始显现。
“陛下!”
有地方官员来报,“自从减轻赋税后,百姓们都开始开垦荒地了!”
又有消息传来:“江南的商人说,最近买卖越来越好做了。”
“为什么?”
“因为百姓手里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