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星河文艺范(3)
1。汪泽民:靠一部春秋吃遍天下
有时候,技法不用太多,尤其是在乱世。
有一技傍身,就可以混得风生水起。
其余的都只是点缀而已,否则就会累死在多才多艺上。
汪泽民靠一部《春秋》,就赞誉文坛数十载。
靠的就是一招鲜,吃遍天下全无敌。
说到《春秋》,那是先秦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相当的牛逼轰轰,相当的具有迷惑性。
而此时大部分的元朝官员,文化程度并不高。
他们为了掌控汉人,学习汉文化的热情,尤其强烈。
所以,但凡有些文化的汉人。
都被视作珍宝,拉到朝堂来做官。
汪泽民当官,也是走得这么一条路。
当时,朝堂里讲《春秋》的学者并不多。
汪泽民入仕,可谓鹤立鸡群,非常有优越感。
他在任最长时间的职务,叫推官。
推官的工作,就是负责案件的裁定。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做推官那算是相当对口的。
除了当推官,他还参与了辽、金、宋诸史的修订。
搞文字工作,四处搬砖,总有相通之处。
更何况,他是研究《春秋》的第一人,怎能不喊上呢。(完)
2。王冕:梅花香韵留待竹枝词
千里江山,独爱一枝梅。
那份爱,刻在东吴的山川湖河之中。
这是王冕,穷极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所爱。
是啊,人活在世,总要找个吃饭的行当干干。
但如果吃饭,能够和爱好结合,那便是大圆满。
昔日热衷功名的王冕,一夕顿悟之后。
果断放弃博考仕途的想法,选择了画画维生。
并将卖画,当作自己的职业来干。
当官是给政府打工,高级打工仔一枚。
自己给自己打工,才能更快实现名利双收。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抢占书画市场。
他买舟下东吴,来到富庶的江南旅居。
千里远游,博览名山,极大地开拓了视野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