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紫宸均衡(3)
1。程元凤:缁流泛滥之恩,惠给颠沛之众
对于南宋眼前所处的困境,程元凤看得很清楚。
国弱民穷是内理,洪灾肆虐是外因。
所以,他才歇斯底里的呼喊,想要皇帝明白:
请求以缁流泛滥之恩,惠给颠沛之众。
皇帝也清楚,要给灾民活命的口粮。
但是,兵祸连连,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拿什么可以拯救,深陷灾难的子民呢?
程元凤不知道的是,皇帝需要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而不是一个只会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
当然,皇帝还是非常认可程元凤本尊的。
毕竟,他位高权重,也是一国的宰相。
同时从事组织工作多年,推荐了一大批的能人异士。
在官员心目中,他是值得尊重的好领导。
只有丁大全不识相,居然想下黑手扳倒程元凤。
程元凤一招以退为进,主动申请退居二线。
皇帝一看,心想丁大全这回算是无法全身而退了。
丁大全的能力再强,也架不住手下的人不配合。
毕竟,这满朝文武,一大半是程元凤举荐的。
丁大全想要大展拳脚,估计政令都出不了崇政殿。
最终,程元凤依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最近,又被封为新安郡公,官说官话的层次又提了一档。(完)
2。范宗尹:少年封侯拜相,惨遭兄弟出卖
天台山下,范宗尹落寞地望着眼前的三尺白绫,面如死灰。
范宗尹最后悔的,是向宋高宗举荐了秦桧。
昔日的好友,自从南归之后,心态已经变了。
三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可以改变很多人。
只是,少年得志的范宗尹太孤傲、太霸道。
眼前的秦侩,变得更加圆滑,更善于见风使舵。
主张讨论徽宗以来赏罚不明之事,是范宗尹提出的。
当时,他也征求了参知政事秦侩的意见。
在得到秦侩的赞许下,范宗尹向宋高宗提出了他的想法。
高宗的盛怒,让范宗尹成为众矢之的,形势急转直下。
此时,调转枪头的秦侩,第一时间转成污点证人。
伙同其他同僚,搜罗范宗尹的罪证。
希望在高宗面前,赢得更高的政治声望。
范宗尹年少有为,三十岁就位极人臣,当上宰相。
在行事上,难免有些嚣张,有些霸道。
许多老臣子,对于范宗尹心怀怨恨,恨不得他下台。
这次,范宗尹算是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那些曾经被他踩过的人,如今一个个跳了出来。
指责他为政多私,飞扬跋扈,破坏了朝廷的纲纪。
秦侩的最后一击,让范宗尹彻底出局。
兄弟的背叛无疑像一把尖刀刺进他的胸口,至死无法愈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