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不见,陛下看来是愈发头疼了。”
李玚笑了笑,拉住沈书清挡在他眼前的手,将钱斯源的折子递给了他。
“你看看。”
沈书清接过,看了一眼,惊道:“你要修新寺。”
“放心,这次不会一把火烧了。”
沈书清纳闷道:“怎麽突然想起修寺了?”
李玚拉过她的手,贴着她坐下:“其实西京内一直缺一座寺,百姓祈福都要去远一点的永福寺。现在天下太平,正好修一座皇寺,让百姓心头有个着落。”
“那寺的名字,你可想好了?”
李玚扬了扬唇,笑道:“想好了。”
“叫什麽?”
李玚提起御笔,塞进沈书清手里,捏住她的手指,在御台白纸上写下“清安”二字。
沈书清看着纸上的墨迹,很是惊讶。
“我的名字?”她笑问道。
心思被看破,李玚也不藏着掖着:“是。本来想用‘苏筠’之名,可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尽人意。後来想想,还是‘清安’比较贴切,我也很喜欢。”
沈书清拿起纸,端详着纸上未干的墨迹,“我也觉得这个名字好听,清明平安,是个好寓意。”
“亦是你平安。”李玚搂住了沈书清,“那就定这个了。”
“好。”
祺和六年,隆冬正月,梅山脚下,由钱斯源主持修建的清安寺落成。祺和帝朱砂御笔,亲赐“清安”二字做匾置于寺门。
“都让一让!让一让!”衙门官吏大喊道,将西街路两旁的人都赶至一边。
“这是发生何事了?”老妇皱着眉,挎着菜篮不情不愿地往一旁挤。
老翁搀着她,小心地往墙边挪:“你前几日脚伤了未出门,所以才不知道。今日是清安皇寺开寺之日,咱们的陛下和皇後娘娘要亲临,为国祈福。”
“真的?”老妇瞪大了眼睛,“那不是可以看到天子仪驾。”
老翁瞧了瞧远处,西街上官兵重重把守,清了一条空路出来。
“想来快了。”他道。
长号一声,帝後轿撵从承安门而出,携一衆随从洋洋洒洒而来,一路安稳行至清安寺。
李玚先行一步下轿,伸出手来扶着沈书清,顺势牵住了她的手往寺里走。
沈书清头戴白玉芙蓉步摇,披着正红大氅,如梅山上覆雪的丛丛红梅,在山间绽放。
钱斯源领着身後的工部衆人,垂头拱手道:“参见陛下。参见皇後娘娘。”
李玚满意地环视着寺中院墙,和声道:“钱尚书,辛苦了。”
“陛下和娘娘里面请。”
李玚为不扰佛祖清净,让衆人在外头等,他和沈书清携手进寺,为苍生祈福。
金尊佛像低眉垂眸,善目俯凝着地界上的每一处生息,供以最诚挚的心。
二人虔诚闭目,双手合十,过堂风扰动沈书清耳边的白玉流苏,沙沙作响。
沈书清睁开眼,见李玚已经笑眼望向她,她含羞道:“瞧我做什麽?”
李玚靠近她,拉起她的手,说道:“我在告诉佛祖,这是我心中祈福之人,让他千万别找错了人。”
沈书清仰头注视着怜悯衆生的佛祖,清亮的目光浮上一层善光:“阿浔,你许了什麽愿?”
“愿我的阿晗,日日欢喜,平安无忧。我同她,能世世相守,永不分离。”
“我便猜到你会许这个愿望。我们之间的事,有一个人许就够了,所以我求了别的。”
“求了什麽?”李玚偏头问道。
“有情之人能长相厮守,有才之人能大有作为,有义之人能坚守本心。天下清明,百姓安乐,世间再无不公。”
“亦是我一生所愿。”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