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袁术的话,鲁肃和刘晔同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赶紧向袁术行礼。
“草民鲁肃(刘晔),参见袁州牧!”
“二位免礼!”袁术伸手将二人虚扶一下,“来人,看座,上茶!”
“诺!”
三人分宾主落座,侍女又重新奉上茶。
“早就听闻临淮鲁子敬,刘子扬乃当今天下青年才俊,正欲前去拜访,怎奈扬州初定,事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故而耽搁!”
袁术现在扯起这些谎来,脸不红,心不跳。什么事务繁忙,他恐怕是最清闲的一个人。
当然也可以说忙,现在才刚起床啊!
不过这话听在鲁肃和刘晔两个年轻人的耳中,却不一样了。
他们是有一些微名,可是能和扬州牧袁术比吗?扬州牧袁术竟然知道他们,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才华是得到认可的。
如今,袁术的识人之名可不下于许劭呀!
“袁州牧过奖了,草民岂敢担当青年才俊啊!”鲁肃急忙站起来,向袁术拱手行礼。
“袁州牧如今已得扬州,不知以后还有何打算?”刘晔向袁术拱了拱手,问道。
“来了!”袁术心中暗乐。
这个时期的文士在投奔任何一名诸侯时,都喜欢这样问。
当然了,乱世之中,他们这些人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找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主公,否则只能籍籍无名。
这还是轻的,假如看错,还有性命之忧,比如以前历史中的沮授田丰。
“我们袁氏四世三公,世代乃是大汉的忠臣。张角叛乱,民不聊生,使社稷危如累卵。虽将其剿灭,可又遇到董卓把持朝纲,欺凌陛下。关东诸侯奋起而反抗,怎奈军和力不齐,最终如鸟兽散。”
袁术品了一口茶,略微思索了一下。
“此事也让本州牧认识到,要想击败董卓,救出天子,平息战乱,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唯有依靠自己。让自己变强,让那野心之辈不敢再拥兵自重。”
说到这里,袁术站了起来,提起笔蘸了蘸墨汁,奋笔疾书。
刘晔和鲁肃二人也站了起来,来到袁术的左右,看袁术写字,并轻轻念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历代流行不衰,展现的是儒家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袁术此时将他剽窃过来,对于鲁肃和刘晔,绝对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写完之后,袁术潇洒地放下笔,望着鲁肃和刘晔震惊的表情,心里感到非常的爽。
“袁州牧有此志向,乃是天下之幸也!”好半天,鲁肃才醒悟过来,向袁术行了一礼,语气中充满着无限的钦佩。
刘晔虽为汉室宗亲,可并非汉室的愚忠之人,袁术早就展现出了一个枭雄的本质,也不掩盖自己赤裸裸的野心,而刘晔对此只是钦佩。
“二位乃是当今天下大才,不知可否助本州牧扫平六合,开万世太平!”
袁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抛出了橄榄枝。
“鲁肃(刘晔)参见主公,愿为主公驱驰!”两人同时向袁术行了大礼。
“哈……”袁术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将二人扶起,“我得子敬子扬,如鱼得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