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题之说简直就是无中生有。今年的考题,和林大人高中那年,有相近之处,十余年前,山东也出了一个类似的,倘若文章功法深厚,早该有所涉猎,谈何泄题之说。”
林大人家的爱女,所出书籍上出现当年林大人见过的类似考题,实在合情合理。
况且历年的考题,自考后便会流出来,如此也算不上泄题,倘若再提,便是污蔑朝廷命官,更是污蔑金陵府的主考和评卷。
据说金陵应天府要去拿告状之人,那人已经遁走逃跑不知所踪。
金陵文坛再无人敢议论此事,皆叹林大人爱女文章卓绝。
哪怕坊间也有抨击黛玉沽名钓誉者,黛玉却丝毫不在意。总之,他们无法否认黛玉的才华。
正当黛玉谋划下回该出什么文章时,丫鬟一路小跑进来报信:“姑娘,白先生来了。”
黛玉也顾不得写什么文章,打什么腹稿,连忙从书房出去相迎。
原来白琪带着白湘湘回乡之后,白湘湘也将近油尽灯枯,白先生料理完女儿后事之后,又往金陵来。
黛玉去时,母亲贾敏正垂泪,白琪却宽慰她们,说湘湘走时很是安详。白琪走到半道,听见黛玉闹的那一出好戏,便加快了脚程。
旁人不知,白琪却大概猜出来了:“这一回,后面可是你的手笔,我看那状子写得极好。”
也不知哪里来的状师,竟然写得这样好的状子,这状师大概姓林。
真是有些胡闹。
黛玉笑道:“顺水推舟,我一介小女子,也沽名钓誉一回。”
此事早已被传做逸闻,黛玉那日写的文章,更是被各处传抄。
甚至有担心传抄有误的人,亲自到金陵来看。
文章送到京城,已是将近一月以后。
贾赦依圣命进宫,此刻在勤政殿里恭敬立着,等候圣上传召。
勤政殿内庄严肃穆,金碧辉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贾赦一大早起来,年岁上来了,身子有些乏,此刻也打起十二分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他微微低着头,眼睛注视着地面,双手恭敬地垂在两侧。
圣上边看,边点头赞叹:“好!好文章!”
“以前朕就喜欢林大人的文章,如今他女儿,亦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圣上的举止和神情看来,似乎很喜欢黛玉这篇文章,贾赦莫名警惕起来。
圣上如此,似乎过于喜形于色了,生怕旁人看不出他喜欢一样,贾赦反而半点不敢骄矜。
贾赦恭敬道:“陛下,女儿家尚且有如此见地,何愁国不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