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兄弟,刚好一起来帮帮忙。”
贾赦可算知道丫鬟篓子里装的是什么了。
就是一条条的竹牌,还是炭烤杀青过的。
史苗拿着竹片,对三个孩子道:“我让人分拣了些种子,他们写的签子不工整,你们姊妹帮忙誊抄一二。”
贾赦刚应下,没等他和母亲汇报一下书院生活,外面传话的婆子的声音传进来:
“太太,王大丫到了。”
史苗眼睛一亮:“请进来。”
贾赦和贾政有些吃味,怎么母亲听到王大丫来,比见他们兄弟回来还高兴呢!
王大丫长高长胖了点,已经不是早前那个畏畏缩缩的黄毛小丫头,行礼的动作落落大方。
“给太太磕头请安。”
“起来吧!”
史苗温和的让她起身,对她的办事能力予以肯定:
“交代你的事,做得很好,等签子写好,你带回去,就照我先前说的,按着时令,分好了地块种下去。”
史苗当下没条件育种,但能先选种啊!
还好荣国府有地又有钱,史苗让下面的人注意搜罗各地的种子。
除了水稻,麦子,更有现在还没大面积种植的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些东西,把各地的物种搜罗过来,试种一批。
这件事史苗就交给了在荣国府学学习认字算账的王大丫。
这孩子做得很不错,现下已经找好了地块,把大致方案定下来。
王大丫显然对种地的事很有信心,低头应下:“是,小的知道,一定照太太的话办妥。”
史苗心中满意,又让嬷嬷带她去账房支取银两。
等人走了,史苗才腾出空闲关怀一下两个儿子的校园生活,马上就抓贾赦和贾政的壮丁,来帮自己干活。
贾赦回去换一身衣裳,穿上绫罗绸缎,掐金丝的锦缎靴。
贾赦随手取了一个腰佩挂上,去书院这么久,他倒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贾政已经收拾好,过来找贾赦一起去抄牌子。
贾赦道:“我瞧着母亲很看重那个黄毛丫头。”
跟着伺候的老嬷嬷给二位爷答疑解惑:
“大爷二爷,她是太太想培养的技术顾问。”
贾政疑惑,母亲的各样想法,真是越来越叫他看不懂。
“技术顾问?那又是什么?”
老嬷嬷又道:“太太说是种田的技术。”
看来母亲和古代圣贤一样,把农事看得很重。
贾赦和贾政兢兢业业誊抄了一下午的竹片。
外面的人写字也真是粗心,勉强能认出一个样子,怪不得母亲要他们来。
也只有他们会上心工整,贾赦和贾政心中一时间有点小骄傲。
什么从甘陕之地来的番薯,山药蛋,从海贸处来的芋头,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