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来,兄弟情深,兄友弟恭啊!
真是读书人的典范。
陈山长皱眉,反问道:“这还算什么顽劣?”
都是千年狐狸,唱什么聊斋?
山长怎么不明白这些个先生,若是荣国府那两位爷送上一星半点的礼物,叫他们摸到点好处。
今日听到的肯定是溢美之词。
关键是,他们配荣国府送礼吗?
这二位爷在京城,什么样的大儒没见过?
陈山长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既为人师,评判应当公允,莫要夹带太多个人偏见。”
众人只觉得山长今天从头到尾十分古怪。
往常评价起学子,比这过分的话多了去,山长怎么还见不得旁人说贾家兄弟不好的样子。
转念一想,肯定是两兄弟也给了山长什么好处,山长忽然说好话。
他们也见怪不怪,这些年多的是愿意花钱求几句先生的夸赞,涨了名声以后。
或是问亲,或是行商,或是出门讨个差事,都便宜得多。
先生们将场面上的话应付过去,只说知道了,极为默契的没去揭山长的老底。
那里知道,陈山长就没有老底!
但陈山长还是受到了打击,他的书院外面瞧着名声好听,就是花架子,从上到下就没有能跻身进金陵权贵圈的人。
他早年还有一番抱负。如今连金陵显贵都认不全!
心累啊!
而且陈山长专门看了贾政的课业,想让那位二老爷考过秀才以后走人。
似乎也……不太容易。
老山长欲哭无泪,谁能帮帮他。
……
且说荣国府那边,史苗一连养了个把星期才回魂。
应付上级检查,自古以来都是一件苦差事。
君主集权的背景下,真出了纰漏都不会走什么问责,直接走掉脑袋流程。
毕竟不是年轻时候的身体了,不服老不行。
等甄家姑娘沐浴皇恩,承接皇帝雨露的消息传来。
史苗那叫一个后知后觉。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嘴里的梅子蜜饯突然没了味儿。
史苗想起来去淑妃娘娘处打卡的时候,淑妃问过甄家姑娘来着。
她还是太迟钝了。
史苗怔住了,道:“怪不得淑妃娘娘问甄家姑娘如何。”
那个时候,史苗还以为淑妃娘娘是要为哪家保个媒。
亦或者给皇子们挑一挑房里人。要么就是没话找话,不让聊天冷了场。
哪里知道淑妃娘娘竟是给皇帝陛下找新的小老婆呢?
史苗可要问清楚:“是哪个姑娘?”
来人道:“甄家四姑娘。”
看来皇帝虽然找不到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能找到江南水乡的甄家姑娘。
分明已经带了好几个嫔妃,听着外面的消息,倒也没哪个不开眼的说皇帝陛下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