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当学生的,可以在旁边观礼。
虽说如今安排还没出来。
但那一天,贾赦和贾政肯定要去迎驾,自然不能混在学子当中。
提到衣衫一事,就连家里母亲也忙着请手艺先生将诰命服制的各样首饰修整一回,该换珍珠的换珍珠,该补点翠的补起来。
钟山书院里,大家的意思是凑着钱来,去成衣铺子统一定制儒衫,诸如靴子、腰带、头巾一类也要统一。
贾赦和贾政连连推辞:“怕是不成,我家中有事走不开。”
众人狂劝,他们机会难得,兴许那时候,陛下会立在船头,他们能远远看一眼圣上的模样也是好的。
多少人就盼着能得一个位置,要是圣上能记得他们书院记的名字,也是他们此生的荣耀。
考过秀才能再考举人,考得举人又进京会试,进京会试上榜才有殿试的机会面圣,又有多少读书人能真走到那一步。
可是贾赦和贾政这两兄弟只凑了钱,却说那日来不得。
众人劝了无果,便懒得理会,只当腾出来两位位置。
且说圣驾亲临,自是黄土开道,鼓乐喧天。
那些沿路观礼的,也只能远远看见个影儿。
至于贾赦和贾政,混在迎接的队伍里。
因荣国府品阶高,又是圣旨关照过的勋贵,史苗被安在女眷第一排最中心的位置。
贾赦和贾政也被安在第一排。
史苗顶着头冠,穿着层层叠叠的礼服,感觉自己当场就要被蒸熟,活脱脱一个丝绸人肉卷。
贾赦和贾政在一群朱袍大臣中颇有些不伦不类。
他们两兄弟在孝中又不能穿得过于华贵,又不可过于简朴于礼不合。
贾赦虽有一品将军爵位,可他未加冠,爵位没正式到他身上一天,他敢穿一品武将服制,就是僭越大不敬。
这两人是京城中常见的公子打扮,一样的靛青银丝袍,配松绿腰带。
兄弟俩年纪又小,在大臣堆堆中显得格外扎眼
圣上走过,看见二人就停下步子,笑着问他们两人:“你们兄弟,近来在金陵如何?”
贾赦和贾政又不是真的皇亲国戚,根本没见过皇帝本人。
圣上这么一问,好像贾赦和贾政是他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十分相熟似的。
史苗听不清皇帝陛下说什么,但看氛围。
这回皇帝陛下显然走亲民路线。
贾赦不是被人问一句就小腿肚子转筋,抖抖索索舌头打卷,不能说话的人。
要紧关头御前失仪,那可是全家遭罪。
贾赦领着贾政,齐齐跪下行礼。
贾赦道:“启奏圣上,我们兄弟在家中侍奉母亲,读书明理。
皇帝见他们俩长得还合眼缘,行事规矩大方。
荣国府的急流勇退,深得他意。
皇帝面容温和,又问贾赦:“你也将及冠礼了,可取字没有?”
贾赦如实:“启禀陛下,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