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二爷没去什么书院里读书,他赖大好歹也能来个考官证挂一挂。
赖大啧啧道:“真羡慕内宅伺候的嬷嬷丫鬟,跟着姑娘们沾光。”
赖嬷嬷见他有上进的心思,心里也挺高兴,把才知道的好消息分享给她儿子:
“太太说了,外院的也有,让给你们也请先生教写字,太太说认字读书明理,懂了律法,将来才不会犯事。”
史苗并不是忽然想起来要教丫鬟们识字的。
实在是她一开始想搞荣国府机构改革……
那叫一个出师未捷,简单的一个人事档案就遇到麻烦。
将来要想像是运作一个机构一样运作荣国府,再好的构想也要人员素质达标才行!
不会带团队就只能自己干到死!
王熙凤这个反面教材历历在目,操劳过度,把自己都搭了进去。
史苗虽然顶着贾母的皮,细细想来,只觉得后脊背发凉。
荣国府的宅斗,明面上写出来的都只是冰山一角。
王熙凤可是忙得掉了个七八月的男胎。
照理说凤姐儿只得一个女儿,后面一胎不论男女,对于那一辈人丁不旺的荣国府来说都很重要。
贾母说是疼凤姐儿,这时候就算凤姐逞强,真疼惜她就该强制她休息。
王夫人肯定巴不得贾琏那一房一直没个儿子。
要说,那些人真是吃准了王熙凤要强又不放权的性格。
史苗当然不想走王熙凤的老路子,于是乎,顺便借着给闺女们安排老师,把府上的丫鬟婆子们都安排上。
荣国府扫盲活动,正式启动。
再往后,就要定下合理的激励机制,只有让他们看到识字的好处,才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才能有效执行自己预想的管理方式。
看这一切井井有条有条,史苗自我感觉有一点点良好,要是自己去办书院,用上现代社会里学校教养那一套,没准会很有用。
说到书院,最近焦大没传消息回来,也不知那俩便宜儿子怎么样了?
自从贾赦和贾政两兄弟去书院之后,焦大传回来的消息自始至终都没断过。
钟山书院是贾政自己选的书院,原本孩子这时候还有向上进取的心气儿,到了书院中,自是要认真进学。
贾赦历来贪玩,从焦大那边的消息看,他在那书院早就过了新鲜那一阵,又拉不下面子闹着回来。
就说荣国府中史苗给四个女儿求良师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贾赦虽然读书上不成,若是态度再不好,将来传出去,阖家只有他不学无术。
现在的贾赦年岁小,没像是贾珍自小被他爹打得皮子厚麻木了。
所以……
贾赦只能忍着,每日和弟弟一起听课、上学、完成课业。
这日散学,贾赦回来写了几个大字,便如凳子上长了刺,晃来晃去根本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