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梨看见他的动作与细微表情,仿佛是在尽量避嫌,又觉得挺好笑,于是忍了忍笑意。
靳屿成沉出口气,跟周梨介绍:“这是我邻居杨陶然,我以前带你去过科研家属院,她家也住在那一栋楼。”
等等,周梨顿了一下:“杨陶然?”
不是叫杨桃?
杨陶然说道:“我爸姓杨,我妈姓陶,然后的然,大家也叫我杨桃或者桃子。”
周梨恍然大悟,杨桃也只是她的小名。
靳屿成继续跟杨陶然介绍:“这是周梨。”
她问:“哪个梨?梨花的梨?”
周梨点头:“对的。”
杨陶然问道:“你多大啊?”
“18。”
“这么小!哎我都22了。”
周梨笑了笑:“你看上去也很显小,娃娃脸。”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杨陶然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屿成哥,你刚才说带她去过家属院?”
靳屿成啊了一声:“前不久去的。”
“那里没怎么变吧?我也想什么时候过去看看,以前住的人一定都换了一批了,也不知道几个一起长大的伙伴还在不在那儿……”
这位小青梅也是个小话唠,她一直说个不停,显得周梨和靳屿成都很沉默,两个人默默对视了一眼。
靳屿成的眼神晦涩不明,似乎依旧在意她刚才的落荒而逃。
周梨垂垂眼眸,一切尽在不言中。
突然又有一个声音响起:“桃子!”
三人看过去,许志东走了过来,杨陶然热情喊道:“志东哥。”
“哎呦
喂,我早听说你回京了,什么时候过来的?”
“今天才来姥爷家的。”杨陶然说,“我爸妈他们这次直接调回来了。”
“不去西北啦?”
“不去了。”
许志东道:“那敢情好,你调到哪个单位?”
“二炮文工团,我家也住那边大院。”
周梨捋了捋,二炮部队是6o年代才成立的,实际上是导弹部队,但当时出于战略保密需要采用了这一迷惑性称谓,像靳屿成的父亲,现在也是归属于二炮部队的。等到现实中周梨长大的时候,“二炮部队”才正式更名叫“火箭军”。
许志东跟桃子聊得热火朝天,靳屿成见周梨还处在恍惚状态,不由问:“什么呆呢?”
周梨回过神:“没呆。”她接过桃子的话问靳屿成,“那你爸妈也调回来了吗?”
靳屿成摇头:“他们只是回来探亲。”
“哦。”周梨喃喃道,“好吧,我得回家吃饭了。”
说罢,主动向他们二人打招呼:“我先回家了,你们慢聊。”
“……”
走在路上,周梨扯了扯书包的带子,缓出一口气,被这事闹的,墨水也没买成。
回到家,嫂子正在炒菜,周梨走进卧室,在床上瘫了一会儿。
大侄女进来喊道:“姑姑——”
“怎么了?”
“你今天还要见靳连长吗?”她笑嘻嘻地问,“还有糖吃吗?”
小孩子的世界果然单纯,大人都要修罗场了,小孩子只惦记着有没有糖吃。
周梨看着她,叹了口气,说道:“没糖吃了。”
“好吧。”小姑娘噘了一下嘴,“那什么时候有?”
周梨认真又严肃地回答:“可能都没有了,他的学习已经结业,马上就要回归连队。”
一旦回连队,他们能见面的次数必定少之又少。
何况她还要考大学。
现在是1977年的1月下旬,高考的事似乎都还没有搬到台面上讨论。
依稀记得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见报时,已经很晚了,没多久就直接开考,考试时间是在寒冷的12月份,第一届考生入学的时间也不是9月,而是2月,
一切都是那么的仓促。
小孩才不管大人的心思,周芳天真地说:“就算他回了连队,也会回来的吧,他不是住在大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