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到门口,守卫便熟稔地和她打起了招呼。
“元姑娘来啦,快里边请,我们会长早就候着您了。”
元照点点头,熟门熟路地来到了柏誉商会的会客大厅,一进门就看到了坐在最上的俟斤浩然。
他旁边还站着一位容貌娇俏的丫鬟,丫鬟一边给他泡茶,一边和他打趣逗乐,两人你摸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举止之间颇为暧昧。
除此之外,大厅里还有第三人。
这是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女子,她两鬓斑白,满脸皱纹,头仅仅只用一根木钗束在脑后,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最低等的麻布。
不过她穿的虽朴素,但却打扮的非常干净利落。
一头又厚又密的头梳的一丝不苟,整整齐齐地挽在脑后,衣服虽洗的白,甚至有好几个补丁,但却干干净净,平整的无一丝褶皱。
女子安静地坐在那儿,眼神有些放空,手边的桌子上虽摆放着一盏茶,但却好像丝毫没动过。
看到元照进门,俟斤浩然立刻停止和丫鬟打情骂俏,连忙上前迎接。
“我的元大姑奶奶,你可算来了,让我好一通等。”
与此同时,刚刚正襟危坐的女子在看到元照之后,也立刻从椅子上起身,看上去有些拘谨。
元照戏谑地看着俟斤浩然道:“我看你等的很开心。”
“哎呀,不说这个了。”俟斤浩然打着哈哈,随即指着那女子对元照说道,“你要的人我给你找来了。”
那女子闻言立刻对着元照行了一礼。
“老妇黄英,见过元大姑娘。”
“快请起,快快请起。”元照连忙上前扶起对方。
只听俟斤浩然说道:“黄婆婆从事纺织这一行已经快4o年了,手艺这块元姑娘尽管放心。”
这位黄英黄婆婆正是元照为自己即将开业的纺织厂,特意让俟斤浩然借柏誉商会的商队,千里迢迢从大梁的江南地区请来的。
大梁的江南地区农桑纺织达,全国近7o%的绸缎都产自那里。
&1t;divsty1e=“disp1ay:1ex;justiynetter;gap:3opx;a1ignitems:1exstart;“>
&1t;divid=“p158121pc“dataormat=“audio“data1azy=“a1se“>
&1t;divid=“adsenetds1otpc“>
那里出生的女子,从懂事起就开始接触蚕桑、纺织,黄婆婆亦是如此。
她们纺织、印染出来的绸缎品质出众,样繁多,闻名于天下。
柏誉商会的组成成员就有好几家是江南地区的大商户,掌控着不少纺织厂,底下纺织女工更是不计其数。
因此俟斤浩然想给元照找来一位熟练的女工不要太容易。
元照感激地朝俟斤浩然道谢,“有劳俟斤会长了。”
俟斤浩然摆摆手道:“都是小事,我还等着元大姑娘尽快用冰蚕丝织出布来呢,到时就是我谢你了。”
冰蚕丝织出的布啊,那可是仅此一家的独门生意,元姑娘已经答应把独家销售权授予自己,他还愁不能达吗?
桀桀桀
接着元照又朝着黄婆婆道了谢,“也多谢婆婆愿千里迢迢来到这荒芜之地助我。”
才刚坐下的黄婆婆连忙惊慌地起身,“不敢,不敢,姑娘言重了。”
打从出生起,还从没人像这位姑娘一般重视自己,黄英受宠若惊。
俟斤浩然见此深深叹了口气后对元照说道,“其实黄婆婆也是个苦命人……”
黄婆婆年轻时是十里八乡的漂亮姑娘,因为一手出众的纺织技术,在当地颇有贤惠的名声。
就是靠着这手纺织技术,她在双亲离世之后,养活了五个弟妹。
后来因为名声不错,她经媒婆介绍,嫁给了当地一位同样名声非常不错的后生。
这后生是个读书人,家境殷实,年纪轻轻便已经考中童生,如果能再往上考,那便是秀才老爷了。
当时谁不说这是桩人人羡慕的好姻缘?
刚成亲那会儿,夫妻俩恩爱两不疑,后生一心读书考取功名,黄婆婆便帮他打理家中田产。
不多久夫妻俩便有了第一个孩儿。
然而这世上并非事事尽如人意。
后生志得意满地去参加了考试,却不想压根没中,后生因此大受打击,因此颓废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的第二个孩儿出生了。
后来在黄婆婆开导下,后生重拾信心,又重新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