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178章 民心所向(第3页)

第178章 民心所向(第3页)

年长者好歹能稳住心态,小年轻们就没那么矜持了,进京后聚到一起一个比一个激动。

登基称帝,天呐,他们大哥竟然要当皇帝了!

孙策捂着心口倒在屏风上,“公瑾,我感觉跟做梦似的。”

感觉跟做梦似的,说出来的话也飘忽的像浮在云端。

他以为他们要熬到七老八十才能等到大哥凭民心将大汉取而代之,没想到会这么快,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几个也能年纪轻轻就官居高位挥斥方遒?

这下是真的光宗耀祖了,他比他爹出息太多了。

哦,不对,等大哥登基后论功行赏他还是要被他爹压一头。

不重要,总之就是,他们大哥要当皇帝了!

周瑜看看他杯子里的茶水,端起茶杯嗅嗅,确定茶水还是茶水没有被酒水替换,这才放心的拿棉花塞住耳朵。

“公瑾,公瑾你理理我。”孙策已经激动了好些天,但是真正来到京城看到即将建造完毕的受禅台还是控制不住想让小伙伴再听听他的激动,“那是受禅台,那可是受禅台。”

曹昂淡定的路过,“知道是受禅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升仙台。”

温侯家的女郎来到京城都没这么大惊小怪,乌程侯看上去也稳重的很,这小子是不是把全家的激动都抢到自个儿身上了?

受禅台下,曹操和孙坚也是感慨万分,谁能想到两年前他们还在因为匡扶汉室无望只能喝闷酒。

小将军有经世之才,这天下交到他手上是万民之幸。

他们的岁数可以给小将军当父亲,这些年走南闯北很清楚天下乱成什么样子。

并州已经乱了几十年,郡县胡人肆虐田地荒芜,直到荀氏到并州之后镇压外族恢复生产才恢复太平。

幽州的情况比并州好点,刘虞生前治理的底子还在,公孙瓒也是个聪明人,他搞不定内政便向荀氏低头求助。

如今边地各族之间都相安无事,百姓都能安心耕种放牧,各族之间的贸易也很是繁荣。

连边地都能稳定下来,中原就更不用说了。

在荀氏的治理之下,州郡百姓甚至能不用担心天灾安心过冬,这在前几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

曹操和孙坚一个在兖州一个在豫州,都是黄巾之乱后被战乱波及的最严重的地方。

他们都是正常人,不敢说一心为民,但是在看到民不聊生的场面时也会于心不忍。

这几天看着地方在他们的治理下从荒芜混乱变成井井有条,说没有成就感那是假的。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这是荀小将军应得的。

……

张鲁以为他治下的汉中是大汉十三州最安乐的地方,汉中有天险可以御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也就不用征太多的税,且汉中年年风调雨顺土壤肥沃,稻麦一年两熟,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安定富足。

乱世之中粮食宝贵,汉中境内禁止酗酒。

春夏两季牲畜繁衍,繁衍期间也禁止屠杀牲畜。

遇到灾年尽可能多的修建义舍,由他们五斗米教或者殷实富户提供米粮供路人或者贫苦人家取用,以此来齐心协力度过难关。

遇到有贪心的人不缺钱粮也要拿义舍的东西也没关系,他五斗米教设义舍是为了给五斗米教的教众积福,某种意义上那些米粮也是供奉给天上神仙的。

神仙大度,不会在意快要饿死的人挪用他们的贡品,但是不缺钱粮只是贪心的话,也自有鬼神来教训他们。

如今的汉中郡县不设官署,由教中祭酒来管理政务。

官府里管事的官吏需要各种条件才能当,他们五斗米教的祭酒不一样,只要足够虔诚,教龄满一定时间都有机会被任命为祭酒。

他们五斗米教比官府更有用,百姓会不听话会作乱,教众却没那么多想法,所以他到汉中后最先做的就是传教。

时至今日,汉中几乎每家每户都信教。

官府的禁令百姓可能不会管,但信众对教中禁令绝对不会触碰。

他是师君,可以沟通鬼神,官府的处罚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但得罪了鬼神会是什么下场谁都说不准。

未知的惩罚最可怕,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在他的努力之下,没有官署的汉中比其他有官署的郡县更加太平和乐,就算哪天他直接暴毙也能傲然开口说他张公祺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但是现在,为什么汉中之外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荀明光大肆量田分地得罪人,那些豪强大族都是泥捏的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

地方豪强([裂开]):露头就是秒,你自己试试呢?

————————

【1】改自《为汉帝禅位魏王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