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104章 自食其果(第1页)

第104章 自食其果(第1页)

*

北方的局势乱成猫爪下的毛线团,幽州的乌桓鲜卑在州牧刘虞的调遣下气势汹汹攻打公孙瓒,但是有几支鲜卑骑兵方向感不太好,本该冲去东南方打公孙瓒的地盘,却不小心冲到了西北方向的并州云中郡。

鲜卑人莫名其妙打到眼皮子底下,云中郡的守军自然不会干看着不还手。

云中、五原两郡年前才重置官署,张辽带了两万大军从雁门杀到云中,所到之处连藏在洞里的老鼠都不敢乱动弹。

任命官员规矩多,朝廷怕州郡相党人情比周影响官署运作,特意限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

然而当官的大多是世家子,世家姻亲往来的密集程度跟蜘蛛网似的避都不好避,朝廷限制限制来限制去弄得最后直接选不出能用的官,于是那所谓的“三互法”慢慢就名存实亡。

不过就算回避的规矩名存实亡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他们有一个荀明光身为颍川人去当颍川太守已经很招人诟病,再来个他身为雁门人去雁门当太守就有点不把朝廷规矩放在眼里的意思了。

雁门太守不能当,云中、五原这俩刚收回来的地方却能任他挑选。

云中离的雁门近,他选云中。

小荀太守在颍川干的风风火火,小张太守也能让云中百姓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幸福生活。

再然后,他就等到了进犯云中郡的幽州鲜卑。

别管那群家伙是真的迷路还是怎么,总之幽州的鲜卑人打过来了。

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他们并州勇士肯定不会任人欺负。不光不能让人欺负,还得嗷嗷叫的反杀回去。

谁打他们他们就打谁,在他们边地打胡人就是天经地义。

管他是哪儿来的胡人,打就完事儿了。

云中郡的百姓还没从重回朝廷管控的新鲜感中走出来,汉家百姓满心警惕不知道上头这是在干什么,胡人百姓更是摸不着头脑。

好在他们不清楚情况对局势也没什么影响,只要有吃有喝还不会莫名其妙丢了性命上头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尤其云中、五原、雁门几郡中也是鲜卑部落居多,大大小小的部落生怕打仗贼生猛的张太守觉得之前的事情是他们和幽州鲜卑里应外合,打起同族来比平时干仗还要狠。

他们是清白的,张将军不能以他们是鲜卑人为由治他们的罪。

都知道他们这些番邦外族不知礼义,内斗是他们的天性,连坐法对他们这些蛮夷而言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们都是蛮夷了让让他们,不能因为他们都是鲜卑人就觉得他们也不怀好意。

……

并州军的加入混战之后,北方的战局愈发焦灼。

“你们觉得进犯云中的那伙鲜卑骑兵是晕头转向走错路了吗?”荀晔语气深沉,自问自答,“我觉得不是。”

幽州并州又不是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的草原沙漠戈壁滩,两州的鲜卑部落对周边都熟悉的很,再怎么晕也不能晕到这个地步。

他怀疑那伙鲜卑骑兵是张文远偷偷派出去的,但是他没有证据。

周瑜也觉得北方打成现在这样很刻意,哪里都刻意。

找个拙劣的借口骗过天下人,不管天下人信不信都挡不住他们开战的那种刻意。

明目张胆,毫不遮掩。

偏偏还让人挑不出毛病。

说那伙鲜卑骑兵是张文远张太守派出去的?证据呢?

没有。

没有证据就只能闭嘴。

“也可能是云中郡的鲜卑部族叛乱,文远将军顺水推舟将罪名安到幽州鲜卑头上,如此才好有正当理由加入战局。”曹昂猜测道,“外人分辨不出鲜卑部落之间的区别,文远将军说那些闹事作乱的鲜卑骑兵自幽州而来一时半会儿也无从查证。就算真的有人费力气去查证,文远将军也会在他们去查之前将痕迹扫的干干净净。”

反正不管那伙鲜卑骑兵到底是哪儿来的,消息传出去都只能是幽州鲜卑进犯云中郡。

孙策拖着脸,两眼茫然,“话说文远将军这次出兵打下来的地盘归谁?代郡和并州接壤,打下来之后不会再还回去吧?”

虽然幽州牧刘虞很有本事,但是并州牧也很有本事。

两个有本事的人狭路相逢,凭本事抢地盘谁抢到就是谁的没毛病吧?

而且刘虞都光明正大的跟袁绍合作打公孙瓒了,公孙瓒还能让他安生的当州牧?

嘶,该不会过几天刘虞就没了吧?

这年头打起仗来可不管对方身份多高贵,杀红眼了连皇帝都保不住命。

董卓是西凉武夫嚣张跋扈胡作非为,公孙瓒是幽州武夫好像也没好哪儿去。

——危!刘伯安!危!

小霸王好像已经看到公孙瓒杀到刘虞府上手起刀落干掉顶头上司的血腥场面,怕说出来吓到别人只肯侧身和小伙伴咬耳朵分享。

周瑜认真听完,然后沉稳的点头并夸小伙伴的猜测不无可能。

以公孙伯圭的行事作风,等他率军返回幽州,刘伯安大概率保不住性命。

幽州的乌桓鲜卑在他年年月月赏赐钱财绢帛时俯首称臣,可是等他从一州牧守变成狼狈出逃的失败者,那些俯首称臣的外族部落就未必像之前那样听话了。

若公孙瓒真的杀死刘虞,并州那边还能借此机会以朝廷的名义把公孙瓒也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