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第33章 小荀政委(第2页)

第33章 小荀政委(第2页)

和比较平整的崤函古道相比,太行山上的陉道属于抄近路。

既然是抄近路,路上自然不会好走。

高顺带兵先一步出发,要在州牧大人抵达之前收拾出一个能供他们安顿下来的晋阳城,所以离开洛阳便渡黄河走轵关陉北上。

他们没那么着急,也不能冒险进太行山,所以走的是崤函古道,到茅津渡后才渡河北上。

洛阳和晋阳之间不只有太行山,还有首阳山、砥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各种山,抄近路就要不停的翻山越岭,走崤函古道就安稳的多,虽然向西绕了一大圈,但是胜在安全。

过茅津渡向北到河东郡的治所安邑,然后从安邑溯汾河北上就能直接到达晋阳。

荀晔敲敲不怎么聪明的脑袋瓜,有叔祖和堂兄在并州的事情到地方后再听他们安排也不迟,他可以先拿京城练手。

“我本来以为王允让我们带那么多兵去并州是急着赶我们走,京城的兵力没法抵御叛乱,等他反应过来肯定会后悔。”

“不过这几天仔细想想,又觉得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长安的京兆尹盖勋麾下有近两万兵马,右扶风的左将军皇甫嵩麾下有三万兵马,两位都死心塌地忠于朝廷,京城有难他们肯定会率兵回援,再加上留在城里的禁军,只要各路诸侯别联合起来攻打京城就没事。”

“朝廷再怎么拉胯也还是朝廷,拥兵自重的刺史、太守们为了自家前程也不会彻底和朝廷撕破脸皮,王司徒这是确定京城不会出大乱才那么大方的放我们离开。”

赵匡胤饶有兴致的听着,“继续,还有呢?”

荀晔摇摇头,“没有了,猪猪爹的任务是从董卓手中保住洛阳城,接下来洛阳会遭遇什么情况谁都说不准。”

历史上的洛阳城被董卓焚毁,小皇帝由此开启颠沛流离的一生。

好吧,在洛阳被焚毁之前也没多安稳。

总之就是,阿飘爹们熟知的局势仅限于董卓迁都之前,如今董卓提前玩儿完,史书上所有相关记载都不能参考,世界线已经分出岔路,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天呐,这么深奥富有哲理的话竟然是他说出来的,置身事中果然能锻炼人。

荀小将军说着说着自顾自乐起来,也是很好哄了。

赵匡胤摇摇头,眼角余光扫到最前头的将领调头回来,自觉的飘高点降低存在感。

荀晔也看到了打马回来的张辽,就算阿飘爹飘高了也要介绍,“义父,那是张辽张文远,八百打十万的逍遥津战神。”

赵匡胤笑笑,“还年轻着呢。”

荀晔点头,“张文远年轻,后头压阵的吕奉先正当壮年,您闲着没事儿半夜可以去找他较量较量。”

他们家猪猪爹都有法子以魂体折腾活人,赵爹肯定也有他不知道的神奇手段。

“……”赵匡胤抱着棍子不再说话。

他对半夜装神弄鬼没兴趣,但是他想知道刘猪猪上次来的时候干了什么让这傻小子发现了端倪。

别看这小子平时傻乎乎,实际上人家敏锐着呢。

荀晔没听到回应也没有再开口,有外人的时候要假装阿飘爹不存在,先看看张文远跑回来干什么。

张辽握住缰绳减慢速度,“明光,前面有小股匈奴兵。”

西河、太原两郡南部以汾水为界,他们进入并州后有近一百五十里都在两郡交接处,遇到匈奴兵并不奇怪。

只是他们人多势众,沿途遇到的小股兵马都躲着他们走,这波匈奴人非但没躲反而迎面撞了上来。

咋?来送死?

他张文远也不是什么不讲道理的人,不会看对面是匈奴人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杀掉,“他们说王庭现在没有单于坐镇,是老王代行国事。美稷王庭乱的厉害,老王无力掺和各部之间的斗争,前些天刚刚率领部众迁到离石。那些匈奴人来自原本生活在离石的小部落,老王率领部众到离石后他们就被驱赶出来无处可去,听说并州有新州牧上任所以来碰碰运气。”

荀晔听的直皱眉,“难怪休屠各部要反,王庭这么对待底下的部落,他们不反才怪。”

张辽耸耸肩,“所以那些人怎么办?赶走还是留下?”

“留下,当然留下。”荀晔弯弯眼睛,“既然来了那就是一家人,朝廷有权征调羌胡各部兵马,都是能挖出萝卜带出泥的好兵,当然要留下。”

当然,留下之前还是得和攸哥说一声。

张辽撇嘴,“那些家伙一个个的面黄肌瘦,可称不上是好兵。”

荀晔招来士兵让他去后头传话,安排完后才打马往前走,“是匈奴部落里的穷苦部众啊?那更好了。”

虽然他以前没做过统战工作,但是他经常和村里打交道,匈奴的小部落和中原的村寨应该差不多,接下来就看他荀政委的发挥,小张将军就瞧好吧。

作者有话要说:

阿牛([狗头]):今天能有一个部落,明天就能有一百个部落,离所有部落都沐浴在大汉天威下还远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