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场上风云变幻,京城转瞬便变了天。
不管怎么样,江山都还是大汉的江山。
就算外戚宦官权臣你方唱罢我登场,就算天子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朝廷也还是那个天下士人趋之若鹜的朝廷。
何进掌权时权倾朝野,可等他一死大将军府的势力立刻被瓜分殆尽。董卓掌权时一手遮天,他死之后也不会和历届权臣有区别。
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敌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正统还在,只要天子下令,管他凉州兵并州兵还是什么兵都是大汉的兵。
等到洛阳城中尘埃落定,已经日上中天。
城内董卓麾下将军校尉以及亲信官员全部被控制起来,贾诩贾校尉也不例外,荀攸等到光禄勋统领下的禁军奉诏前来拿人终于起身,“首恶已伏诛,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陛下还需凉州军戴罪立功,贾校尉不必忧心。”
说完,便施施然起身离开。
贾诩:……
说实话,他现在感觉去大牢里待着更安心。
他贾文和走南闯北也算见多识广,从来都是他审时度势算计别人,这是头一次遇到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情况。
不知道为什么要看着他为什么还要看着他?这不是有病吗!
董贼伏诛,刚正不阿的大臣们斗志昂扬,光禄勋邓渊这些日子没少被董卓欺压,如今终于翻身当家做主,带着禁军满城抓人也不嫌累。
随着光禄勋邓渊调遣禁军捉拿城中董贼心腹,董卓及其亲信尽数伏诛的消息迅速传遍洛阳城。
董卓带至京师的凉州兵一共四万左右,其中八千飞熊军是亲信中的亲信,由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统帅,其余兵马则由牛辅、董越、段煨等中郎将及他的董氏亲眷带领。
八千飞熊军分别驻扎在京师洛阳的四个方位,所以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平时都在城里。
牛辅前不久打了败仗回来,董卓还没有给他安排新任务,因此也在城里。
身在洛阳的将领已经被一网打尽,而分驻洛阳周边各县的中郎将、校尉却还活的好好的,虽然有关东联军牵制那些兵力,但是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毕竟讨董联盟里也没几个好人,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董卓死后摇身一变成为拥兵自重的逆贼?
吕大将军对所有凉州兵都没有好感,招降凉州军的任务交给谁都不能交给他。
荀晔白着脸冲过去,好说歹说总算让吕·杀神·布放弃杀尽凉州兵的念头。
人就是生产力,且不说凉州军的战斗力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多有用,就是废物也还能想法子废物利用,直接杀了多可惜。
接下来还要带着诏书去城外的飞熊军驻地传令,将军安心坐镇洛阳城,剩下的事情交给他和张文远就行。
不是排挤高伏义,而是高将军的口才实在不太行,他怕招安不成反而给对面的凉州兵加上怒气buff导致劝降直接变成血拼现场。
飞熊军驻地就在城外五里,他们俩分别去两处,两个时辰足够搞定,将军且休息休息,等他们搞定群龙无首的飞熊军然后再一起进宫复命,顺便找小皇帝再要两份诏书去劝降驻扎在洛阳周边各县的凉州军。
荀主簿千叮咛万嘱咐,等吕布不耐烦的拿水囊堵住他的嘴才被迫停止絮叨。
少年郎适应力极强,吐完喝口水吹吹风缓一缓已便把刚才看到的血腥场面抛之脑后,甚至感觉还能再战三百回合。
接下来没有三百回合,只有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选二的劳碌奔波。
临走之前荀晔再次和他们家吕大将军强调喊打喊杀是下下策,要不是跑的足够快,马屁股都能被方天画戟扎个血窟窿。
然而等疾驰到城东飞熊军驻地,荀主簿也选择性失忆的开始的开始喊打喊杀。
诏书宣读完毕,要么听话要么死,该怎么选自己做主。
事实证明,生死面前别的都是小事。
这年头从军打仗大多为了自身,争权夺利那是上头将领的事情,士兵只看跟谁条件好。
要么上头将领得人心,要么衣食财帛给足,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至少得提供一个。
早年的董卓仗义疏财作战勇猛,是个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都能提供到位的好老板,麾下将士跟着他干有肉吃有酒喝,所以对他死心塌地。
等到西凉大军入京,董相国对麾下将士纵容无度,任由他们在洛阳城里烧杀抢掠,于是凉州将士对他的推崇更上一层楼。
别说什么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道德,他们快乐了就行。
放纵士兵作恶是招揽人心最简单的手段,但是长此以往就会让麾下士兵胃口越来越大,什么时候不顺他们的意就会反目成仇。
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募兵的诸侯,没了董卓还有张卓赵卓李卓,投奔谁都能混口饭吃。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干惯了烧杀抢掠之事也会变得欺软怕硬,这样的士兵群龙无首之下最容易镇压。
荀晔挽弓搭箭将几个刺儿头钉在营门上,神色冷酷的想道。
营中两千精兵被凶残的小将孤身包围,血腥立威效果非常好,负责日常管理军营的军侯、屯长默默出列宣誓对天子效忠。
“尔等全部原地待命等候安排,敢有不从者,杀无赦。”
有城东大营打样,城南大营也迅速搞定,张辽那里的城西、城北大营也没出意外,董卓和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全部伏诛,八千飞熊军只有寥寥几人不从。
不从的这会儿都挂在营门上风干。
任务完成回城汇合,然后几人一同进宫复命。
今天事情太多,宫里的恐怕会连宵达旦灯火通明。
崇德殿已经清洗干净,尸体被运出皇宫处理,有问题的朝臣被押入大牢等候处理,其余大臣各回官署待命,皇宫在天子近臣的安排下迅速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