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F1:车神养成日记 > 第75章 揭幕站5K(第2页)

第75章 揭幕站5K(第2页)

今年因为轮胎规则生了改变的缘故,导致了围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车队对新版的轮胎用起来极不適应,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轮胎最佳的工作温度窗口非常狭窄。

因为胎壁厚度的削减,配方软的轮胎分分钟就过热,配方硬的轮胎又因为散热太快半天暖不起来。

所以每一辆赛车在推进前的出场圈和反场圈都跑得非常小心,生怕因为温度问题对轮胎造成额外的损耗。

倍耐力的方案確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像是起泡这样的现象確实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轮胎特性与今年气动新规的不適配,似乎也没有让轮胎的整体耐磨性比以前好到哪去,类似颗粒化这样的现象反而更容易出现了。

当然轮胎到底敏不敏感,在束龙这里其实都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相较於围场內车手普遍对於轮胎的抱怨,他反而还挺喜欢倍耐力今年新推出的轮胎工艺。

原因只有一个一一亮!

今年因为倍耐力对於轮胎模具的工艺改良,现在每一套轮胎在它的崭新状態下就像是被蜡拋过光了一样又黑又亮,把脸凑过去甚至都能把这轮胎当镜子使。

当时束龙第一次看见今年的新胎,第一反应就是凑上去用手来来回回盘了好几遍,果冻一样的光泽甚至一度让他產生了抱著啃一口的衝动。

三次练习赛的成绩不管如何,反正每一次把光鲜亮丽的轮胎磨灰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给他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愉悦,採访的时候明显能看出来整个人一直都乐呵呵的。

不过显然现场的记者將他这样的情绪理解成了另一层意思。

“哈嘍,shu!”

“嗨。”

“恭喜你在第三次练习赛中取得了这样亮眼的成绩,请问你是否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对现在这辆车的感受?”

“嗯姆,赛车整体的平衡性表现很不错,特性上应该还有优化的空间,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今年的轮胎真的非常好玩!”

刚刚过去了那么多的车手,每一个人都在吐槽今年轮胎的特性问题,现在这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说轮胎好玩的奇葩,记者一时间都分不清这人到底是不是在说反话。

“那可以请问一下你对待会儿排位赛有怎么样的目標预期吗?是否还有像上次那样爭夺领奖台甚至是冠军的可能?”

这记者可真敢想,束龙一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他已经展现出了小红牛这辆赛车非常不错的度潜质,这时候如果太过于谦虚了反而会惹人反感,但话说的太大万一实现不了到时候束龙自己也下不来台。

所以在不到半秒的纠结过后,束龙直接来了一句:“来比赛的人谁不想贏啊,明天我就把奔驰拉下马给你看!”

有时候假话会被別人当真话听只是因为这假话还不够假,束龙这么一说反而没有人会揪著这句话不放继续去较真。

別说是小红牛,就算是维斯塔潘的大红牛跟梅奔之间也至少有著o。8、o。9左右的圈差距,除非束龙是级赛亚人下来直接扛著赛车飞,否则这样的差距其实已经不是人的技术所能弥补的了。

嘴上打著哈哈,但是当下午的排位赛正式起表的时候,束龙的表情却比谁都认真严肃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阿尔伯特赛道本身属於相对比较狭窄的赛道,哪怕在这里部署了三段drs区其实也非常难以车,可以说排位赛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正赛最终的成绩。

而束龙看重排位赛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跟今年赛车的新规有关。

今年ia针对1的规则改动不仅仅只有轮胎,为了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当其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赛车在正赛当中跟车以及车困难的现状。

先最显眼的改动便是赛车的前翼和尾翼。

前翼的结构更加简化,並且採用更高和更宽的设计,不仅减弱了向外侧排出的气流也减弱了向外疏导的气流,此举就是为了给予后车在跟弯时更高的下压力和抓地力。

尾翼同样也採取了更高和更宽的设计,对赛车尾部的下压力提升巨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小红牛暴露出后悬架系统过软以及赛车呈现出推头特性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提升了赛车下压力的同时,今年的1在直道上也会面临阻力过大的问题。

第一次在冬测驾驶今年str14赛车的时候,束龙就產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弯道中的稳定性很不错,但直道上却像是身后背著一柄硕大的降落伞。

之所以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差感,就是每当他在模擬排位赛打开drs的时候,那种突如其来的加度简直就像是有谁在他屁股上猛端了一脚一样。

如此明显的加效果,这就意味著当前车没有drs的时候,后车可以更容易地通过直道减阻系统获得更高的尾提升车机率。

同时为了减少车手的油量焦虑,今年赛车的油量总上限也从1o5公斤提升至11o公斤,

儘可能地避免车手因为害怕燃油耗尽而畏畏尾的情况出现。

对於中小车队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以下犯上的机会,地球组的赛车本来就可以在正赛中藉助各种各样的条件差异弥补赛车之间性能的差距,哪怕是火星车如果不注意说不定还真有被拉下马的可能。

如果不是赛车的性能差距实在太大,束龙指不定还真会產生对梅奔动手的想法,但是除去前面的那两辆银箭,第三的领奖台未尝没有爭取一下的可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