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亲吻大地时,河东带着第三旅2ooo余人列着队伍,唱着护民军团行军曲,缓缓地开进了版梁大营。
王五看着满地的伤兵以及俘虏,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血腥味,立马单膝跪地道:"禀报都督,属下奉令赶到,请您指示。"
杨平这才站起身来,命令道:"距天黑还有半个时辰,你率领第三旅一半兵力,沿着你们走过来的道路收集路上的尸骨,分清敌我,暂时放置于大营东门外。
其他兵力开始安排布防版梁大营,今夜防务由你第三旅负责,明白吗?"
"属下明白。"王五起身,开始去安排杨平所说事宜。
杨平就是要让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练一练第三旅士兵的胆子,这王五也是明白的。
王五走后,杨平带着亲卫来到曹军俘虏的关押地点。
此时,这里有十多口大釜正在冒水汽,里面煮的是杨平让士兵们收集的草药。
来到这里,杨平也不说话,而是接过身旁亲卫递过来的一个葫芦,走到每一口陶釜前面,往里边稍微倒一点麻黄碱蒸馏水,然后再对着2ooo多俘虏说道:
"战场之上,生死相向,无可厚非。
战争结束后,尔等仍为大汉子民,与我等同为炎黄子孙。本都督希望你们都能活下去。"
杨平举了举葫芦,"这里装的乃是仙露。本都督知道,你们昨夜都淋了一夜的雨,现在肯定有热的。这给你们熬的药汤,每人多喝点,这样就有更大的活命机会。"
这些曹军俘虏在战争结束后,对杨平是极其畏惧的,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还没有哪支军队,能在遭受突袭的情况下进行反杀,而且能反杀的如此彻底。
而且,他们原以为杨平会为了泄愤而杀俘(曹操就是这么干的),
现在,俘虏们对杨平转为敬畏:这位既有雷霆手段、又有菩萨心肠的地方统帅,值得他们尊敬。
于是2ooo余俘虏齐齐跪地,大声道谢:"多谢杨都督活命之恩。"
杨平挥了挥手让他们起来,自己转身就走,干净利落。
俘虏们见杨平走了,立马拿着教导旅士兵给他们的竹筒,争先恐后地到大釜里面舀药汤喝。
一个大釜里面有1oo多斤药汤呢,杨平只点那么一点麻黄碱水,实际上一点药效都没有。
当然,话还是那句话,心里安慰作用比实际作用大得多——这些大部分都有轻微热症状的曹军俘虏,在喝了药汤以后,一个个的表示:果然是神药。
经过一夜的时间后,有些高烧的曹军士兵,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甚至都退了烧,这就是后话了。
杨平在巡视营寨时,楼大前来通报:"都督,饭食已经做好,各部主将询问是否开餐?"
已经一天没吃东西的杨平,经过这半下午的放松,终于是适应了,这如人间地狱般的冷兵器战场惨状的冲击,大手一挥:"开餐!"
这一顿晚餐是极其丰盛的,每个士兵都有一大碗炖肉,以及用马骨熬煮的高汤,上面撒了些青翠的野菜,再来上几个松软的馒头。
上午行军时的疲惫、大战时的刺激、战后的伤感,全部被这一顿美餐驱散了。
活着的人吃得狼吞虎咽,庆幸自己还活着;死了的人,至少此时还有人记得他们……
杨平随便的填饱了肚子,就带着亲卫来到了营门东处的停尸处。
这里整齐停放了8oo多具近卫一旅士兵的尸体,还有很多残破得厉害根本无法分辨的尸体。
原本每个士兵的板甲上,都有用毛笔在内里写的名字,可是,当曹军里各部校尉的亲卫们,抢夺物资的时候,直接把板甲给拿走了,这一下,残破的尸体根本就无法确认身份了。
杨平询问在这里负责登记的马河、黄正:"牺牲的将士身份都确认了吧?"
马河、黄正,这两位近卫旅的前后主官,面有愧色地说道:"很多弟兄面容都没了,只能大致确认一下。
特别是禁卫第一团,全团只有十个人活着下了战场,另外两位,还不及医治便已经溘然长逝。
8个人根本无法辨认出2oo多具同伴的尸体。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有36具遗体无法确认身份。"
杨平听完,沉默不语,走到那36具残破到极致的尸体面前,让士兵们照亮火把,调动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指着一位被削去了脸面的士兵说道:"这是二团三大队的董豹。"
马河迅拿出一块竹简,写上身份插在旁边。
"这是一团四大队的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