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梁土丘是东西走向,而杨平的行军队列原计划要从版梁土丘的最东边北上。
曹军伏击时,杨平的行军队列最前方,已经距离横着的版梁土丘东头,不到半里地了。
曹军攻击的方向,就是从横着的板梁向东南方向,攻击由南向北而去的杨平行军队列。
杨平命教导旅列成半圆形的偃月阵,其作用就是,尽量以他中军12辆战车为最坚固的支撑点,将混乱的曹军分裂到两侧的兵锋弧线上,
最大范围挥自己中军携带的6o部三弓床弩以及6o部投石机的威力(近卫旅与教导旅的床弩和投石机都集中在中军部位,方便行军)。
布完命令后,整个中军和教导旅就迅地动了起来。
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慌乱而有序地将板车上的三弓床弩组装起来,这个动作在平时训练中,连五分钟都不需要,但是在混乱的场景中却足足用了十分钟,投石机是也一样。
忙乱了十多分钟,整个中军,形成了以12辆双马、双轮战车为“圆顶”,教导第一团列成1o个中队阵列,守在战车后边,杨平的指挥战车以及两个大队的精锐卫队在其后方。
战车阵的后方,是6o部三弓床弩分列于杨平指挥车左右,列成三排。
在弩阵两侧,则是第二、三、四、五,四个团,连成稍带圆弧的防线。
在弩阵后边,6o部投石机列成两排,被四个团的步兵守在半圆形中间。
在投石机的后边,由副师长黄正带领教导旅的旅部,负责防守后路,同时,黄正这位刚刚卸任近卫旅长没几天的老长官,还要负责收拢近卫旅的残兵。
在整个中军、以及教导旅士兵近3ooo人慌乱的列阵时,杨平就站在战车上看着他们。
不是杨平不关注前方的战局,而是他这个初临战阵的菜鸟,如果扭头看到向正前方曹军对自己士兵的屠杀,
这种场景,估计能击溃他那不算太坚强的心!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所以,杨平就看着后边的士兵们列阵——如果教导旅和中军能列阵完毕,他就能取胜;
如果列阵完成不了,那即便是他眼睁睁看着前面的战斗也无济于事。
于是,杨平在布完命令以后,就直直地站在他的指挥战车上,面向南方,看着中军、教导旅的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列阵,
并且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饼干(当然,杨平的饼干里只是加了麻黄碱,没有添加铅汞等重金属),淡定自若地吃着。
杨平有一套识别度和防御力极强的铠甲——头盔是和士兵们一样的,不过是插这彩旗,除了内里穿了一层精制锁子甲,外边还穿了一套用钢板改制的全身铁甲。
这一套盔甲重达2o多斤。
杨平这2o来天,体重又增加了几斤,过了百斤,体质也有所增强,但是要让他穿着这2o多斤的盔甲跟士兵一起战斗,那他是跑不动的。
但作为主帅,他是有战车可以乘坐的。
所以,在南边列阵的教导旅和中军士兵就看到:
在阳光反射下金光灿灿的主帅,淡定自若地吃着饼干。
将为兵胆!
看主帅如此淡定,心中稍有惧意的士兵们,也都更加镇定下来,列阵的度又加快了一分。
杨平慢慢地吃完5块饼干后,见南边的阵列已经列得差不多了,这才转过身去看向北方。
此时,曹军攻击的部队,经过十几分钟的冲击,近卫第一团、第二团已经彻底被歼灭,除了少部分士兵逃脱,其他基本上都倒在了泥地里。
第三团、第四团情况稍好,逃出来的士兵更多。
此时的曹军,正在冲击第五团以及近卫旅旅部所属部队,从两侧绕过来的曹军,已经行至中军阵前不到5o步!
“还好!”看到目前这个情况,杨平紧张的心情在麻黄碱的加持下,终于平复了下来,
进而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曹操,你那三板斧抡完了,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