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第2页)

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第2页)

经过预热炉加热的高温气体急地吹进土高炉里,引燃高炉里面的木炭……

(作者比较讨厌水字数,土高炉炼铁的过程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看官可以搜索一下视频,仔细研究一下,说不定能用得上呢,哈哈。)

趁着高炉炼制合金的时间,杨平请郑春、何冬两人来到了武器作坊的休息室里。

郑春、何冬两人也不知道杨平找他们干什么,但作为下属,还是主动开口询问道:“不知都督叫我等二人,有何要事?”

杨平示意二人坐下后,温和地说道:“本都督准备改组护民军团,成立教导旅,

编制和警卫旅一样2ooo人。器械团配备16部三弓床弩和16部投射机,后勤团配备1oo辆双轮板车,武器装备也将使用我们自己锻造的全新装备。”

杨平也没吊着他们,继续温和地说道:“何冬兄弟,你是何帅(何仪)的亲卫,也是侄子。

之前,何帅派你过来传讯,只因当时我这里兵微将寡,只能厚颜请你留在临颍城助我守城。

郑春兄弟以及部下,奉何帅的命令交与本都督使用,守卫临颍城。

此时,曹军对我等已无威胁,何帅等人预计已率部抵达了汝南,我等在许县制定的南撤计划已经成功了。

本都督就明说了,二位兄弟陪着我们护民军团一起浴血奋战过,本都督也很欣赏二位兄弟的才干。

此次护民军团整编,近卫旅有一个副旅长职位,教导旅有一个副旅长职位、一个军司马之位,另外还将组建两个新兵营,两个新兵营主将职位也还未确定。

本都督想问一下二位兄弟,是否有意留在护民军团展?若有意,上述职位二位兄弟可自选一个。

若是无意,本都督即刻给二位准备部下、粮草。现今,曹操已无兵力追击我们,二位可放心南下。”

杨平说完,留着大胡子、身体相当精壮的郑春急了,站起来拱手道:“都督说哪里话?

郑春奉何帅之命,归杨都督调遣,同心守卫临颍城,已是都督属下。

都督有令,直接给郑春下命令就可,何须与我商议!

更何况,授予何种职位,都督一言而决便可,哪有做属下的挑三拣四的道理?!”

郑春这个12年前就参加黄巾起义的老兵,能在当时朝廷的绞杀下活下来,并且一步步从一个小兵走到校尉之位,无论是运气、能力、还是心思都是相当不错的,要不然他早就成了路边的一堆枯骨了!

跟着杨平这十来天,算是郑春这十多年以来活得最自在的十来天——别的不说,这位杨都督绝对尊重他人,这种尊重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就像他请郑春和何冬二人来谈话,就先请两人坐下。在郑春的印象中,只要进了杨平的屋子,所有人都有座位,他不会为了显摆自己的威风而故意让人站着。

还有就是,跟着杨平真的很心安,简而言之就是能活下去,而且这位杨都督志向远大,能力也是人。

郑春才不愿意回去伺候那位算计太多的何渠帅,他是打定主意跟定杨平了。

听了郑春的话,杨平也没有表态,只是起身扶他坐下。

刚转向何冬,就见何冬也起身对着杨平深深一礼道:“都督,冬,奉命前来临颍城传令,又随都督守城十余日。

冬深知都督胸怀大志,且能力群。如此乱世,正是都督逐鹿之时。

冬虽不才,亦愿助都督之伟绩。然,叔父(何仪)对冬有教养之恩,冬不敢轻弃。”

何冬说到这里,杨平大概明白,这位懂文字、有武艺、通谋略的青年人要离他而去了。

谁知,何冬又话锋一转,说道:“叔父自随大贤良师起兵以来,四处流浪,奋战十余年,仍不知明日何往?

今,都督雄才大略,冬愿回汝南,劝叔父率部加入护民军团,与都督一起共同平定乱世,建立大同世界。”

相对于郑春这位真正出身草莽的军汉,何仪虽然也是流寇,但也是有文化的流寇,对他这位唯一的侄子也是当亲儿子养。

所以,何冬要比郑春看得更远——

先是世家大族,如果何仪去投靠,那不好意思,就会像茅厕里的厕畴,用完就会被扔掉!

自己单干,何冬也知道自己叔父的本事,折腾十多年,也就是个大一点的流寇。

据他这十余日的观察,在杨平把曹操都弄得没脾气后,何冬就知道,这乱世,肯定有杨平的一席之地,

说不好还真能像当年汉高祖刘邦一样一统天下!

何冬急切地想让叔父何仪投资这支潜力股。

杨平听了何冬的话,对眼前这个2o多岁的青年高看了一眼,立即双手前出稳稳地将行礼的河东扶了起来,也不跟他来虚的,直接诚恳地问道:“何冬兄弟,有几成把握说服何帅加入护民军团?”

何冬也郑重地回答道:“冬,有一半把握。”

杨平严肃地说道:“何冬兄弟,你应该也看得出来,在护民军团,本都督绝不允许存在军阀。

所有加入护民军团的军队,都会打散、训练以后,编入各部。

我想就这一条,就足够何帅仔细思量了。”

何冬认真地打量着杨平,心中想到:这位杨都督可真够直接的,或者说,这就是这位杨都督的魅力,什么都给你来明的,走堂堂正正的阳谋,不会用阴谋诡计去算计人。

跟着这样的主公,绝对让人心安。

于是,他再次拜道:“都督放心,冬,定会将都督的政策一一讲明给叔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