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主公!”
就在曹操还有二十步就进入杨平可覆盖、有把握灭杀他的范围之内时,忽然斜刺里冲出一标人马前来报信。
听了报信人之言,曹操让典韦传话道:“吾两万大军已兵临城下,杨都督可考虑早日开城归附,吾必扫榻相迎。”
说罢,曹操带着亲卫骑兵返回了大营。
“嘿!”杨平以拳砸掌,心中暗骂:“该死的传令兵!要是没有他,曹操进入弩箭最大杀伤范围以后,二十部床弩齐,再加上投石机出的炮石,他绝无生还的可能,这仗就不用打了!功亏一篑呀!”
看杨平这么惋惜,王五问道:“都督,那个穿红袍之人是谁?”
杨平和曹操对话时,称呼用的是曹操的字,王五这些大老粗肯定不知道。
杨平转头,调整好情绪,笑道:“黄马锦袍者,乃曹操也。”
王五等人听完以后,比杨平还惋惜:“哎,要是能射杀了曹操,这仗不用打我们就赢了。”
杨平笑着安慰他们:“无妨,这次算他命大。但战阵之上,只要尔等用命,总有杀了曹操的时候。”
说完,杨平继续带队向南城巡防而去。
……
曹操等人策马回到大营,只见一个身材修长、风尘仆仆但目若朗星的青年不顾地上黄土,跪拜道:"孩儿见过父亲,父亲安好?"
曹操快步上前扶起青年,笑道:"我儿怎来此也?快快随父回大帐去,洗洗风尘。"
原来,这青年正是曹操的长子曹昂。
大帐之内,洗去风尘的曹昂,取出书信交给曹操,面色悲戚地说道:"戏先生病情恶化,自知大限将至,故写绝笔书信与父亲。
孩儿担心父亲在阵前无人伺候,便自毛遂自荐前来送信。"
曹操见到这文才武略皆似自己的长子,本十分高兴,但听完曹昂的话后,面色阴沉地坐于桌前,打开书信仔细观看。
看完后起身长叹:"志才爱我呀!"
原来,这书信是曹操谋主戏志才写给他的绝笔信,信中除寻常嘱托外,特向曹操推荐了奇才郭嘉接替其谋主之位,言说郭嘉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
不多时,曹操召集帐内诸将商议安营扎寨事宜。
最后安排道:"曼城(李典字),汝率辅兵五千,督造攻城器械,务必于明晚之前完成,勿耽搁后日攻打临颖城。"
李典出列领命。
曹操走到夏侯惇面前道:"元让(夏侯惇字),汝亲至文若(荀彧字)家,请其主事之人来大营商议,务必依礼相请。"
夏侯惇应道:"孟德放心,吾知轻重。"
诸将散去后,曹操方与曹昂叙话家常。
言及家中诸事,曹昂温声道:"阿母安好,阿弟亦安好,父亲可放心矣。"
曹操对敌人虽冷酷残暴,对家人却是难得温柔,尤其与长子相谈甚欢。直至小兵呈上饭食,二人才分席而坐。
饭后,曹昂问道:"孩儿来时,营中言说,父亲正在探查敌阵。儿欲前去寻父亲,元让叔为儿之安危,乃强留营中。
父亲为一军主将,身负莫大干系,岂能轻易涉险?"
曹操笑道:"我儿不知,为主将者当洞察战场态势,方能百战百胜。
况为父本是谨慎之人,岂会轻易涉险。为父探查临颖城防时,距城墙逾二百步,天下安有二百步外杀人之利器?!"
曹操不知,方才他已在阎王殿前转了一圈——若非曹昂及时出现唤他回营,此刻恐已命丧乱箭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