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答曰:‘甚好,数年未得今日之饱也!’
平举竹矛大呼曰:‘哀哉!上元佳节,我等以?犬之食饱腹,竟知足矣。五里之外,坞堡之内,鱼肉珍馐竟嫌寡味!
二三子,实告尔等知晓,营中已无一粒粮食,若想活命,和某家一起打破坞堡,粮食、肉糜,汝等可敞开来食。
无胆者,去也。
有胆者,随我来!’
众人拜曰:‘愿随头领,敢不相从!’
杨平乃定计:由陈皮带老幼之众向西而行,明告曰,陈皮与杨平不和,杀杨平而迁营于旧地。
杨平领百余青壮伏于竹林,三更之后,以草绳串之,借月光逶迤而行,四更天至魏家坞堡。八架竹梯靠墙,百余人点起火把冲入堡内。
魏家下午得之,近处流民营地已撤,更无防备,家人、门客皆饱食醉饮,四更天时,值更人亦酣睡。
杨平等人,不费吹灰之力擒杀魏家之主,堡内魏家嫡脉男子尽数杀之!有恶奴、劣客者,亦杀之!
时有嫡脉男子跪地求饶曰‘吾无恶行也,且饶一命’,杨平之众有不忍者,亦言,可饶其性命。
杨平怒曰‘尔等无脑耶,今,我等破其家、杀其亲,此血仇也,岂有纵仇之理?!’
遂尽杀魏姓嫡脉之人,狠辣凌厉!众皆敬畏!
魏家妾室、女婢分于有功者为妻。嫡脉女眷则充为奴役,杨平有言,大功之士可纳之,众皆欢喜。
杨平破魏家坞堡,得粮数千石,前时借粮于营者,皆十倍还之!有粮而不借者,驱除之。
立‘太平’大旗,号称‘太平民团’,数日之内聚万余流民。
弟听闻杨平有粮,欲带兵前去借粮。却碰到荀家败兵,方知魏家与荀家有亲,荀家派门客仆从千人来攻杨平。
荀家兵刚至,杨平施仙法——
晴空三声雷响!
荀家之兵惊惧,杨平之兵士气大震!百余老卒列阵,如墙而进,不避箭矢,至敌阵前十步,余者人手一张竹弩,弩矢齐后,荀家之兵崩溃!
不足百人而破千人阵,观战之众皆争先恐后追击溃兵,荀家千人,归者不过两百余!
弟自知与杨平相斗,不占好处也,乃遣使道贺。不想,杨平知我处少粮,乃借粮三百石于我……”
大老粗的何仪竟然有好口才,这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刘辟三人听得津津有味。
听得入神处,忽闻衙外隐隐有鼓声传来。
小兵来报,“杨都督到矣。”
刘辟四人出衙观之,但见百余人分列两排,中夹车队,随着鼓点,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缓缓走过衙门前。
“立~正!”
“踏~踏!”
一声大喝,鼓声骤停,百余人登时站定!
“向左、向右~转!”
“哗~踏!”
又是一声令下,两排战兵背对背站定,一排战兵正对刘辟四人。
衙门大门朝南开,在阳光的反射下,战兵身上的黄色竹甲泛着金属的光泽,如金甲神一般。
刘辟四人极为震撼!
只见一少年下车,款款而来。刘辟视之,少年身长约七尺(汉一尺约23厘米),身形消瘦,内着皮裘,外罩麻衣,头裹红巾,面皮素净,五官端正,并无出奇之处,只是双目如炬,使人不敢直视!
少年解剑,抱拳行礼道:“杨平,见过四位兄长。”
四人回礼,何仪做为东道主,请杨平入衙,杨平神行自若随何仪进门,身后有一黑脸大汉持其佩剑随行。
正堂之内,互相介绍过后,急性子的何曼迫不及待的问道:“杨小弟,汝言我等有覆灭之危,此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