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笙笙摸了摸这些衣服鞋子,都是能感觉出来的好东西,孟笙笙猜测,这些东西,大概花了不下两百块,她八个月的工资就这样没了。
孟笙笙把衣服穿上试了试,衣服长度到她的膝盖处,尺寸刚刚好,穿着也很暖和,虽然都是好东西,但是现在她每天在村里公社两头跑,也穿不了,只能挂在衣架上,上面搭一件遮灰的薄塑料膜。
第二天上班,上头的工资下来了。
孟笙笙领着属于她的二十七块钱还有粮票和油票,第一时间就是请假。
不止是她一个人请假,拿到工资的人第一时间都要请假,毕竟这时候物资严重缺乏,买什么都要排着队买,城里拿着大把钞票和票据买不到粮食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这时候的人已经习惯了,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就把家里一个月吃的用的,尽量在这一天买齐。
她本人就在粮站工作,买粮食倒是没那么急,但是她想要吃肉啊,而且天气越来越冷了,她得想想办法,弄些新棉花回来,如果棉花足够,她得给自己和她哥做件保暖的棉衣。
棉花这种紧俏玩意儿,公社里一般都买不到,得去县里碰碰运气去。
孟笙笙穿上自己做的布鞋,稍稍有点紧,不知道走在路上会不会挤脚,不过村里的婶子说不要紧,布鞋就是这样,穿着洗着,它会越来越松,这样的大小正合适。
到了县里,孟笙笙在排队的地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孟笙笙看着排的长长的队伍,凑到孟卫国身边。
“哥,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孟卫国看清了来人,一把将孟笙笙拉到了自己身前。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讲素质,只要能抢到肉,故意找熟人搭话接着混进队伍里的人多的是。
孟卫国走动了几步,“我天不亮就来了,还想着自己是前几个呢,没成想前面那些人,半夜就来排队了……我为了买肉,粮食都还没买呢,今天下午我和你一起去一趟粮站。”
孟笙笙作为内部人员,买粮食方便的多,还有很多外面没有的福利,比如能买到比旁人更多的细粮。
“行。”
孟卫国和孟笙笙闲聊,“妹子,你手表哪来的?没表真不方便。”
他可不信是王川泽送的,因为他了解自家妹子,这两人在他来之前关系并没有什么过界的地方,她不可能收人这么贵重的礼。
孟笙笙随口应道,“攒的。”
孟卫国笑的一脸谄媚,“嘿嘿,妹子,你知道的,你哥我从小到大都没戴过手表,不知道戴手表是啥滋味……”
孟笙笙无奈,“你要是能弄到坏了的表,和里面完好的零件,我帮你弄出来一块完好的表,行了吧。”
这时候她暂时没空去维修店里攒手表,资料收到了,她得复习,还要找棉花做衣服,收了王川泽这么多东西,她也得想想给对方的回礼……事情多着呢。
两人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到他们了,这时候肉联厂的可选的肉已经不多了,孟笙笙选了一块偏瘦的五花肉,还要了一块全肥的猪肉。
孟笙笙大手大脚惯了,学不会这时候婶子们的那种节约法子,每天炒菜就用一根筷子沾几滴油在锅里搅和,这不叫炒菜,这叫水煮菜。
所以她每个月的油票都不够用,还得另想办法。
她倒是想买猪板油榨油,但是她来的迟,猪板油早被买走了,连肥肉都只剩下最后两块,她还不能全买走,因为限购……
最后那两块肥肉,她和他哥一人一块,另外还买了一块五花肉,一个猪脚,还有一斤排骨……
反正两人能买多少买多少,买到限购为止。
后面的人看着两人买走了小半背篓的肉和骨头,看两人的目光都带着刀子……
孟笙笙把东西扔给了孟卫国,“你背回去,我得去供销社一趟,看看这个月的布来了没有。”
孟笙笙一进供销社的门,齐艳红就过来打招呼了。
她家孩子现在已经能满地爬了,她又是个奶水不旺的,家里买的奶粉也不够喝,平时就熬些米油米汤喂给孩子,自从孟笙笙进了粮站,她买细粮大部分都是通过孟笙笙买,如今看到了她,真就是像看到亲姐妹似的。
“今天咋有空来我这里了?”
孟笙笙笑嘻嘻的,“没事我就不能来找你唠嗑了?”
齐艳红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你要是隔个几天来我这里说这话我信,今天来我可不信。”
谁不知道今天就是各家各户大采购的日子,她家她和她男人没空,婆婆要带娃,只能把户口簿和粮油本给公公,让老人家一趟一趟的来回跑。
齐艳红拉着孟笙笙的手,“你今儿来的正是时候,今儿刚来了一批布,花色好看,还没开始卖,限购三尺,咱们内部的人正在里面瞧呢,下头还积压了一小半的瑕疵布,限购五尺,我瞧着就是染布的时候,沾了几点其他颜色,看不清楚,买回去和新的也没差,你要多少?我帮你拿。”
孟笙笙笑出了一口大白牙,“姐,你就是我亲姐,两种我都要,越多越好,最好颜色暗一点。”
才七一年,离运动结束还得好些年呢,暗一些的颜色安全。
“姐,你这里能不能弄到棉花?冬天了,我想做两身棉衣。”
齐艳红沉吟片刻,“供销社里的棉花有是有,但是不多,你要是做棉衣,根本就不够,我给你另想办法,一个星期之后,你直接到我家来找我。”
孟笙笙应了,说完话,等到了齐艳红公公,拿到了齐艳红她家粮本和户口簿,去公社买了粮食,还另外多弄了几斤细粮送了过去。
回家之后,孟笙笙拆开包裹,看了看齐艳红给她的布,两种颜色不同的布料,一种尺寸小,一种尺寸大,她用眼睛量了量尺寸,两块布加起来这可远远不止十尺,到时候把棉花弄回来,她就能做棉衣了。
下次去人家家里,得在村里买些鸡蛋谢谢人家。
孟笙笙上班也不怎么忙,便把王川泽给她的资料带到了办公室复习,资料上头弄个语录盖住,反正谁都能背下来,不稀罕翻这玩意儿。
上辈子孟笙笙上学的时候,精力很大一部分被兼职分散了,最后还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全靠她的一股子不能辍学生孩子的信念和她那聪明的脑瓜子。
现在在翻看复习题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恍恍惚惚还有些印象,再把工具书看个一两遍,大概就能全想起来了,做题也都会,意识到她这辈子的脑子完全不逊色于上辈子的脑子,都属于聪明的脑瓜子。
孟笙笙:感谢穿越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