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旗的人,往往走不到最后。
很容易,就被人半道上给截胡了。
比如说,小明王韩林儿。
他的位置,被朱元璋给拱了。
又比如说,眼前的徐寿辉。
拉扯了一帮兄弟搞起义,风风火火。
到最后,给小老弟陈友谅做了嫁衣。
把自己的小命,丢在了马鞍山。
看来,这“出头鸟”不太好当呀。
做人啊,贵在有自知之明。
没有那金刚钻,就不揽那瓷器活。
就那跟风捡漏的能力,何必插着鸡毛当凤凰。
奉劝那些徐寿辉之流,多照照镜子。
别人的高官厚禄,可能是自己的埋骨棺材。
天黑路滑,社会复杂。
城市还有霓虹灯,农村只有小粪坑。
一不小心,就要掉进坑里。
等到爬起来,已经臭不可当了。
想要洗白,基本没戏。
想要富美,那更是无稽之谈。
还是那句话,做人面对现实的好。(完)
6。陈友定:死磕不是最大的本事
死磕,不是将军最大的本事。
将军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别人磕死。
事实上,陈友定武功高强。
但时运不济,没能把朱元璋磕死。
反而,被朱元璋逮个正着,砍掉了脑袋。
对于元朝,陈友定是有深厚感情的。
毕竟,任何一个末世朝代,都是悲情的。
那些弱国自带的哀伤,深入骨髓。
遍传的烽火,又容易催生爱国的情绪。
即便是被外族统治下的元朝,也不例外。
陈友定,便是那念着旧情的福建人。
他是元朝的官,就要做对得起元朝的事情。
哪怕与之作战的那方,是他的同族。
他手中的长刀,也都没有心慈手软过。
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尤其是,在搏命的战场之上。
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卑鄙的小人。
却依旧,还是一不小心着了朱元璋的道。
他想要服毒自尽,都没能赶得及。
双手就被反扣,脑袋抵在桌子上无法动弹。
至于陈友定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