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8章 翰苑藻思肆(第2页)

第8章 翰苑藻思肆(第2页)

3。元好问:金国第一才子,奈何运气不佳

认识一个人,始于才华。

少年盛名,是元好问的桂冠。

然才华,并非通往仕途的捷径。

科举,才是选拔人才的常规操作。

不可否认,元好问的运气不是太好。

或者说,是运气十分的差。

连续考了五次,都没有能够考上。

后来,还是在友人的帮助下。

凭借年龄和资历,金钱和关系。

走了特殊通道,总算弄了个宏词科登第。

留在汴京城,当起了国史院编修。

国史院就是清水衙门,所以元好问一直很穷。

但穷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国家积弱。

短短十二年时间,蒙古的铁骑就踏破了金国的城门。

金哀宗出逃,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

元好问成了阶下囚,关押在山东聊城。

在家人的斡旋下,他在监狱里的生活条件尚可。

但始终无法离开监狱,做个自由人。

后来耶律楚材倾慕他的才华,他才得以回家隐居。

纵观元好问的一生,才华横溢,然挫折崎岖。

命不好,才华再横溢,亦是徒劳。(完)

4。朱熹:搅乱一潭死水,方可化炼清渠

程朱理学,朱熹是继承及集大成者。

他的成就从何而来,源于他的魄力和毅力。

大宋朝,儒家学说并不吃香。

吃香的,有改革推动作用的法学。

以及,有严重自嗨倾向的佛学。

前者,是主战派的兴奋剂。

后者,是求和派的温柔乡。

儒家学说,在庙堂之上不能绝山断海。

在江湖之中,又不能御敌杀伐。

所以大宋的几代领导人,都不喜欢儒家学者。

但学者朱熹,却从来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儒家能够存在千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在这个时代不受欢迎,那是时代的局限性。

并不说明,儒家学术在未来就不行。

于是,他以一己之力,用一生追求去实践。

最终,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化学派,后世称之为“理学”。

理学,是儒学的一个展阶段。

理是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法则。

理学吸收了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

朱熹的成功,是一个小小的特例。

他用一根小竹竿,搅乱一潭死水,炼成了一方清渠。(完)

5。张载:天地生民为尊,往圣万事为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