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朝华,就要一个人生活。
想到这里,秦少游不免心中戚戚。
身在宦海之中,人生又有多少可以选择的呢?
如果当年,没有毛遂自荐于恩师。
也许现在,就不用参与到复杂的政治斗争中。
但是,没有恩师也没有他今天的成就。
毕竟在诗坛混迹,没有恩师领路是走不远的。
朝暮难寻,清冷常在,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完)
3。苏轼:落花不争寒暑,生死多叹幽灯
人生若浮萍,随风自漂流。
此时的苏轼,正在前往惠州的路上。
所谓后浪推前浪,新党换旧党。
苏轼头顶的乌纱,总是经不起太大的风浪。
自得官以来,都不知道外放多少次了。
第一次被外放,是为了规避谢景温诬告事件的风险。
风景秀丽的杭州,几年后,他再次外放于此。
之后,他又分别外放密州、徐州、湖州。
特别是在密州,苏轼老夫聊少年狂,作《江城子》。
不仅收获无数的粉丝,还风靡万千少女心。
一时间,大宋第一风流才子的名声,广为传播。
宋哲宗即位,苏轼以为迎来了他的政治春天。
可惜,没多久,苏轼就因言获罪。
先后流放到颍州、扬州、定州。
这三个地方,苏轼都只待了很短的时间。
像个提线木偶,任由上级的调令而在路上奔波。
落花不争寒暑,生死多叹幽灯,是每一次启程的心境。
好在到了目的地,喝酒吃肉,很快又平复了。
当然,苏轼的外放,还没有止步于此。
之后,苏轼还将被外放到儋州,最终还将死于常州。
那些连同他纳妾无数的巷陌趣事,将在后世为众人分说。(完)
4。苏洵:写诗子瞻独秀,当官子由见长
眉山有三宝,竹编、丝绸和蜀绣。
眉山还有双杰,功夫熊猫和苏老泉。
功夫熊猫自然不用说,熊猫已经是国宝了。
会功夫的熊猫,那是国宝之中的国宝。
而苏老泉能和国宝齐名,是何道理?
因为,他是眉山最伟大的教育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