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寇准:官场不信眼泪,杀伐不问丰碑
国之不存,何以为家。
夜,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
可惜,朝堂一群尸位素餐的懦弱之辈。
只知道忍辱偷生,将大好河山拱手于敌寇。
比如说,王钦若提议宋真宗到金陵。
金陵城以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又比如陈尧叟,提议宋真宗去成都。
古语有云,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四川境内的道路崎岖,蒙古的铁骑大军很难踏足。
表面上,大臣们都在为北宋王朝的基业考虑。
实际上,王若钦等人考虑的只是头顶的那顶乌纱帽。
皇帝下台了,换一身朝服照样可以当大臣。
国家没有了,倒霉的从来只有皇帝。
明天退朝之后,寇准决定单独和皇帝说清楚。
蒙古大军压境,澶州是北宋王朝最后的一道屏障。
御驾亲征,是鼓舞士气最好的办法。
而北宋的兵将,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信心。
良弓强弩,是战胜敌人最好的武器。
当前,八牛弩的研已经到了试产阶段。
其强大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是任何武器不可比拟的。
为国而战,不怕眼泪不要丰碑,只求对得起天地与苍生。(完)
4。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在南宋有两位爱较真的男人,陆九渊便是其中的一位。
此人家学渊源深厚,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做过宰相。
出过不少的论着,声名斐然,可惜在兵荒马乱中丢失了。
他的高祖陆有程也很博学,在当地也非常的有名望。
但家族传到了他父亲陆贺的手里,家道就开始中落了。
打小,陆九渊跟着父亲在药店里做买卖。
一来二去,就学会了讨价还价的本事。
但凡陆贺收不到的账,只要陆九渊出马,马到钱来。
陆九渊在商界的名气,越来越响。
直到有一天,陆九渊去朱熹家收钱,才算碰上了硬茬。
那日,朱熹围炉煮茶,给学生们讲课。
又犯了拖堂的老毛病,怠慢了前来收钱的陆九渊。
陆九渊是什么人,他可是百年来难得一遇的杠精。
于是,决定对朱熹实施行业整顿,让他学会如何做人。
他先是隔空喊话,要和朱熹在鹅湖比学术。
据吃瓜群众说,鹅湖大辩,一地鸡毛,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接着,他又约朱熹及其门人上象山,展开团战。
当日,五彩霞光笼罩整个象山,世人谓之开天门。
最后一次,两人在武当山上打太极。
一位叫张君宝的小孩子,无意间得到了两人的墨宝。
最终参悟得道,成为太极宗师,那是后话。(完)
5。朱熠:月轮南窗旧事,珠帘西风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