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一叶遣浮萍,百曲阑珊落冷亭。
莫问乾元凉暮色,千秋道观念心经。
春秋笔法的贺知章,是个有故事的浙江人。
他的故事,源于史料的记载。
那时候的江苏和浙江,是连为一体的。
作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并没有太多的故里概念。
只是后来,作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郎。
贺知章的社会知名度,赶了前人。
所以,即便是浪迹天涯的游子。
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还有一个家。
那个家,是梦的牵引,魂的归宿。
千秋观里,一柱檀香幽径,寻重楼曲径。
皇上御赐的最大,谁能够哗众取宠而成文章。
都不过是文人,归隐而去的选择。
至于江湖,那是遥远的传说。
何必一叶轻舟,非要渡宦海浮沉。
斤两可以称,奈何年岁不以皱纹多寡。
反而憔悴了芭蕉,以及春江里的那一片浮华。
每次饮酒作乐,将岁月赋与诗酒茶。
贺知章的眼泪,总是最多的。
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拥有,什么是放下。(完)
6。贾岛:诗人的碎碎念
在“推”和“敲”这件事情上,贾岛很认真。
毕竟,这是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态度不显得诚恳点,那怎么能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
在长安混,外宣工作一定要做好。
外宣做好了,点击率一上去,人不红也难。
大唐的经济好,生活安定,自然是饱暖思诗词歌赋。
所以啊,吟诗作赋的人,比隋朝多百千倍。
这么多过江之鲫,浩浩荡荡,向着大江东边进。
自然把大唐文化圈的竞争,搞得风起云涌。
想要出名,光有真本事,没有大机缘,那也是白搭。
最近,贾岛听说诗坛的常青树韩愈在长安调研。
若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韩愈的点评,出名是迟早的事。
怎么样才能和韩愈相见,相见后又该说些什么。
贾岛思虑了很久,直到三更半夜,寺僧在门外敲门。
半个月后,韩愈的车驾行驶在长安大街上。
一位素衣白面的年轻人走在路正中央,嘴里碎碎念着不停。
就连韩愈的车驾来到面前,也充耳不闻。
驾车的仆人下马叱骂,要将年轻人缉拿问罪。
但年轻人依然碎碎念,尽管被仆人按倒在地上摩擦。
仆人将事情的原委向韩愈,引起了韩愈好奇心。
当韩愈拉开帘子的那一瞬间,年轻人便知道自己要出名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