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在什么地方舞文弄墨,消遣人生。
没有人可以阻挡,一个以爱好活着的人。
他的存在,通常是抛开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特殊的存在。
他们是特立独行,孤芳自赏的一族。
即便彼此不认识,但惺惺相惜,产生共鸣。(完)
3。顾恺之:画画的人生好舒适
画画,开始是顾恺之的兴趣。
只是他也没曾想过,自己的画会如此畅销。
让他不仅收获了名誉,更收获了金钱。
靠才艺吃饭的人,吃啥总是觉得特别香。
毕竟,给自己打工,那是一份事业。
给别人打工,那是一份职业。
事业心和职业心,差一个字,却差十万八千里。
画画,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哪怕窗外车轮滚滚,人声鼎沸,都不关己。
龙飞凤舞,全凭自己的兴致来主宰。
提笔泼墨,任由自己的喜好来决断。
天地间,唯我独尊,好不自在。
说起当官,顾恺之一颗心悬到嗓子眼。
处理鸡毛蒜皮的公务文案,还是简单的事情。
最麻烦的是吃喝玩乐,要看人家的脸色。
点头哈腰,阿谀奉承不说,最要命的是站队。
一旦队伍站错了,小则军棍五十,大则小命不保。
所以,顾恺之看透了官场的是是非非。
做过官,担任过某个职务,留个虚名就罢了。
画画,成了他的主业,那是他最爱的事业。
在顾恺之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让自己活得舒服。(完)
4。华峤:混迹夜场的笔杆子
盛世修志,并不一定指国力强大。
而是说,是在国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修志书。
魏晋风流,门阀林立,文人学者比较多。
学者一多,笔杆子就多,饭局、酒局也特别多。
华峤,在晋惠帝时期,担任秘书监,是出了名的硬笔杆子。
他最主要的功劳,是写了九十七卷的《汉后书》。
虽然,这本书现在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过华峤的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
华峤,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
优渥的经济条件,让华峤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私塾教育。
后来,因为家族的关系,他傍上了司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