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多读书不一定是件好事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读圣贤书。
圣贤不给李斯出路,李斯不怕,抛妻弃子逆天改命。
多读书,容易把自己的脑子读坏掉。
所以,在荀子门下,练了几年嘴皮子就出关了。
留下死读书的韩非子,在那里泛泛空谈。
来到咸阳城的李斯,巴结上了权贵吕不韦。
虽然吕不韦,对他总是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
但李斯觉得,那是吕不韦在惧怕他。
惧怕他有朝一日,取代他当了相国的位置。
怕就对了,李斯是什么人,是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不想做相国的谋士,那不是好的谋士。
千军万马独木桥,想要做相国那不是容易的事。
除了被吕不韦压制多年的蔡泽,可以用来投石问路。
下半身思考的嫪毐,却是落井下石的绝佳武器。
吕不韦多疑,狡兔三窟都不一定能将其制住。
李斯将目光,放在那个叫嬴政的青年身上。
这最后的一笔投资,许胜不许败。
一旦败了,不仅颗粒无收,还有性命之虞。
就像当年,左宗棠扛着棺材收复新疆。
并不是左宗棠谋略过人,兵士英勇善战。
而是左大人向英国、德国银行借了高利贷,海外融资的结果。(完)
2。嫪毐:论操作性工具的重要性
要么忍,要么残忍。
但无论走哪条路,实力最重要。
嫪毐是实干家,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
当初在吕不韦家当门客,每天都要练习拉车。
他把力量集中在一点,以改变吕不韦对以往事物的看法。
他成功的吸引了吕不韦的注意,一跃成为红人。
但凡有大宴宾客之机,都会让嫪毐上台作花式表演。
嫪毐拉车的绝活胜过了川人变脸,一时间竟万人空巷。
嫪毐如此的卖力表演,不过是想要一个机会。
一个取代吕不韦,做秦王城下水道修理总工程师的机会。
伟大的事业,总要有社会和谐的接班人。
论操作的能力和实力,普天之下非他嫪毐莫属了。
他缺少的,是来自吕不韦的举荐。
但吕不韦是只老狐狸,没有点把柄在他手里,他是不撒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