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渐离:草根艺人的道德与修养
小时候,高渐离家里很穷。
在他八岁那年,家里穷到彻底揭不开锅。
无奈之下,他的父亲只能送他到飞燕筑馆当学徒。
做学徒不仅能够学技艺,家里人还能领一笔安家费。
从此,高渐离开始了他的职业学艺生涯。
那年,燕太子丹的座上宾荆轲,来到飞燕筑馆。
要找一位筑师,教馆舍里的十二个女子学击筑。
荆轲相中了高渐离,但高渐离却不愿意去。
虽然是草根艺人,但他也有艺人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他不愿意为了政治卖命,只希望成就“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美名。
可惜,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现实。
艺术是烧钱的玩意,光凭理想是实现不了的。
燕太子丹,是燕国最有钱的男人,才能让他实现理想。
高渐离告别飞燕筑馆,到馆舍办理张暂住证。
白天教女子击筑,给女团取了个艺名,叫女子十二乐坊。
晚上陪荆轲去醉香楼喝酒,吃地道的狗肉。
刚开始,燕太子丹也参加,高渐离便会趁机击筑一曲。
后来燕太子丹参加的机会少了,但高渐离击筑却成了习惯。
这渐入魔道的习惯,变成无休无止的等待。
直到那天易水边,高渐离再次见到燕太子丹。
他知道,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命运无法逆改。(完)
4。班:西域农副产品的代言人
下班回到家的班,刚吃完鄯善国送来的哈密瓜。
尉犁国的使者,又将第一批甜瓜送到了府上。
班看着手上品相优质的甜瓜,抬头了望了下星空。
自言自语道:正旦节的东西,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伊吾国苇子峡的野山杏,今年要多采一点。
去年和帝说,酸酸甜甜的很开胃,连太后都说好。
顺便捎点小宛国的红枣,做出来的阿胶糕更加清甜。
做阿胶糕,怎么可以少了温宿国的核桃呢。
那里出产的核桃,壳薄、光滑,出仁率高,深受群众喜欢。
今年,或许可以尝试搭配巴旦姆果仁的阿胶糕。
莎车国的巴旦姆,今年第一次实现规模种植。
疏勒国的馕,明年也可以多带些去。
上半年国王不乖,打了一顿之后,现在上贡都积极很多。
至于,扜弥国的桑麻以及乌孙国的熏马肉。
最近两年都在减产,还是按照去年的量送过去吧。
龟兹国的壁画做成了的年画,在当地很畅销。
可以当作文玩,送给宫廷画师贾太青。
毛延寿弄虚作假被揭,才有了贾太青的出头之日。
姑墨国的精铁可以制成飞刀,当地一位李姓师父做的最好。
于阗国的和田玉,可以送给皇后做饰品,不是蜜蜡可以比的。
焉耆的千里马,送给陛下在上林苑打猎用,恰到好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