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原君赵胜:长平无辜葬罪人
这四十万精兵,是守卫赵国长城的基石。
长平一战,四十万精兵被秦国的白起屠戮殆尽。
赵国长城的基石,瞬间土崩瓦解。
消息传到邯郸,赵孝成王的心都碎了。
此刻的他,只能将那口黑锅甩给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作为主帅的赵括,虽然从小熟读兵书。
但他初出茅庐,太需要打赢这场仗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面对老谋深算的白起,以及训练有素的秦国军队。
他没有能够沉住气,沿袭廉颇的防守策略。
转守为攻,最终将自己埋葬在长平的烽火里。
赵括的死,固然可悲可叹可泣。
但若不是当初平原君赵胜,利令智昏。
非要霸占着上党郡不放,激怒了秦昭襄王。
秦国也不至于兴师动众,出兵攻打赵国。
更要命的是,将上党郡收入囊中的赵国夜郎自大。
面对一触即的战争,居然一点未雨绸缪的想法都没有。
长平之战,可谓是赵国命运的转折点。
之后,两年艰苦卓绝的邯郸之战。
赵胜以毛遂之功,达到了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但人口基数不足,已然是赵国最大的问题。
等到平原君赵胜去世,他的后嗣也随赵国的灭亡而断绝。(完)
4。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猛士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明知道,窃符救赵的结果是兄弟失和。
但为了魏国能够多撑几年,信陵君别无他法。
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致使赵国危如累卵。
一旦赵国土崩瓦解,那魏国必然是唇亡齿寒。
魏王虽然派了将军晋鄙领兵十万,前去解救赵国的危难。
然信陵君深知魏王是个鼠两端的人,且耳根子软。
这十万兵将,都是魏国的精锐部队。
一旦被秦国屠戮,那魏国会像赵国那样“光屁股”。
所以,当秦昭王派使臣告诫魏王利弊之后。
魏王果然举棋不定,派人阻止晋鄙进军,驻守邺城。
信陵君看在眼里,拉着三千门客就要去拼命。
七十多岁的侯嬴拦住他说,拼命是莽夫的行为。
信陵君有恩于魏王的宠妃如姬,可以让她偷兵符来报恩。
信陵君遵照侯嬴的计策,顺利获得了兵符。
晋鄙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信陵君不得已让朱亥杀了他。
秦军一看魏国的大军到来,就解围撤离而去。
信陵君不想和魏王闹掰,便在赵国定居了下来。
十多年之后,他接到了魏王的求救信,说秦军来犯。
信陵君知道,有些事情该来的总会来,想躲也躲不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