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甘龙:一辈子要走的路
祖制,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对于甘龙来说,祖制是变法的底线。
一旦突破这个底线,那就是数典忘祖的大不孝。
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也不可以。
守着祖制牌坊谈改革的甘龙,真的很辛苦。
同族的哥们怨恨他,总是在背后诋毁他。
说他是世族集团最大的反骨仔。
不好好用心守卫世族的利益。
非要抛头露面,拯救羸弱多病的国家。
说他堂而皇之支持新政。
结果却削弱了世族的权益。
说到动气处,恨不得把他的名字从族谱里删掉。
他们的咒骂,甘龙难道真的不知道么?甘龙什么都知道。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简单的家与国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是秦国与世界的问题。
大秦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这才是身为秦国的太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生于乱世,他也想找个好地方躺平。
但他能躺平么,他不能躺平,也不可以躺平。
他要辅佐君王,调整好整个大秦帝国命运之轮的走向。
这才是甘龙,一辈子要走的路。(完)
6。商鞅:撑杆跳职业选手
在春秋战国的舞台上,撑杆跳运动员商鞅是天空中闪亮的星。
在入籍秦国之前,商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府上任中庶子。
后来,公叔痤病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并没有被重用。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闻秦孝公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孝公。
秦孝公志向远大,意欲争霸天下。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甘龙、杜挚等旧贵族代表。
但此时,秦国国内的矛盾相当尖锐,改革弦上之箭不得不。
不要说争霸天下,人民的衣食都要成问题。
此刻,商鞅高调提出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内颁布《垦草令》,要求国内贵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一方面,削弱了贵族、官吏的特权。
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的社会认知度。
第二步,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
一方面,清楚掌握了人员底册。
另一方面,加强了人员监管,一人犯罪,邻里连同受罚。
第三步,开阡陌封疆,统一度量衡以及禁游宦之民等。
一方面,扩大的疆域的版图。
另一方面,为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这一步、两步、三步,望着天的商鞅,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让原本羸弱涣散的秦国军队,变成虎狼之师。
也让地处偏僻、被诸侯们疏远的秦国,一跃成为世界的焦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