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井陉,三个月前。
蔡家。
老蔡邕最近身体扎实不行了,离开了除蔡琰大婚外,六年不曾迈出的常山人民图书馆。
黄平闻迅,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到蔡家看望这头老倔驴。
“老师,你来了?”
洪令金和蔡琰出门迎接,跟黄平打了个招呼。
“嗯,他身体怎么样了?”黄平关切地问道。
蔡邕膝下无子,大女婿洪令金也算是蔡家的下一任当家男人,五年前洪令金和蔡琰结婚后,一家人一直住在蔡家,方便照顾蔡邕生活,蔡老头的晚年生活还是挺幸福的。
“黄伯伯?外祖爷爷是黄伯伯来了!”
比如此时脆生生惊喜喊叫的小家伙,就是洪令金和蔡琰的儿子洪玦,小家伙跟蔡邕比亲爹娘还亲,还在襁褓之中就要蔡邕拍着才睡。
能走之后,更是随时跟在蔡邕屁股后面,老头从大汉灭亡的悲痛中走出来,小家伙功劳不小。
蔡邕开始真正跳出汉臣、世家的视角,以千百年无史官尝试过的底层平民的视角,再去回社会改革的点滴变动。
“小子谦,又长高喽!”黄平看了蔡邕一眼,回头摸摸洪玦的小脑袋,“告诉伯伯,你外祖有没有认真吃药啊?”
“吃了,母亲让我盯着他,我每天都看着他把药喝完的,那个药好苦啊!”
洪玦得意地开口夸耀自己,说到药苦的时候,还皱着小脸吧唧了一下小嘴,看来是偷偷尝过蔡邕的药汤。
“放心,还死不了!”躺着休息的蔡邕瞥瞥黄平,没好气的开口。
反正在井陉,老蔡对谁都还不错,唯独对黄平没啥好脸色。
也不知道是记恨当初黄平威胁他的事,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为此,黄平还偷偷让张灵打听过,是不是蔡邕不满意自己的弟子拱了他家大白菜,得到的结论是这明显是想多了。
当年洪令金为了推广教育,走遍了北溟治下每一个村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回来的洪令金可以说是古今文化实践经验第一的少年俊才。
当代大汉第一的理论图书馆蔡琰、大汉最后一位文史大家蔡邕,还有知行合一的天才洪令金,三人经常坐而论道,日久生情,洪令金和蔡琰的婚姻,可以说老蔡自己才是媒人。
黄平猜测的原因就不可能存在,于是,只能认为是蔡邕单纯地看自己不爽了。
“哎哟,蔡老,还能生气呢,看来真没啥大事!”
黄平嘻嘻一笑。
蔡琰他们早就习惯了二人的交流方式,留下他们,夫妻二人带着洪玦出去忙了。
“说说吧,你是单纯来看我?”
蔡邕倚靠在床架上,盯着黄平的眼睛问:“我还有多久时间?”
“以前就让你好好养身体,你不听,自己看吧。”
黄平没好气的点了一句,递过张仲景等人的诊断书。
蔡邕无所谓的接过单子,看了看,“三个月?那还挺长!”
“也是”,黄平说道:“还有什么愿望没有,我看看当一回还愿老人!”
“没了,昭姬成家了,你教的令金小子很好,子谦那孙子也不错,我那二丫头也算学有所成,老夫这辈子值了。”
蔡邕陷入回忆,“说起来,还要感谢你当初把我绑来。”
“嘿嘿,不怪我就行,小子为当初的莽撞道歉!”心结解开,黄平腼腆笑笑。
“住嘴,关闭你的大门牙,笑得渗人!”蔡邕不知道他乐什么。
陪蔡邕闲聊了一会儿,叮嘱他好生休息之后,黄平就告别离开,毕竟当时正是南方战报频传的时间。
后方每时每刻都在讨论战略谋划,准备前线军资补充,掌控各地方势力的动向。
黄平基本是24小时待命,益州南蛮、辽东鲜卑、三韩、公孙度、公孙瓒,甚至因为平远舰队离开,倭岛上的矿工猴也和管理他们的南倭人打了起来。
在四军追着袁绍、袁术打的时候,这横跨东南西万里的疆域线,就是井陉直接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