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北宋小丫鬟 > 第88章(第2页)

第88章(第2页)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趣事,锦娘则道:“娘真的对你好好啊。”

蒋羡点头:“可是等我现在有能力了,也没法孝顺娘。”

锦娘跟着他唏嘘了一回,又看向他道:“那你现在还怕鹅吗?”

蒋羡心有余悸:“你们没尝到鹅的厉害不知道,那啄起人来可真是厉害。”

“这鹅可真坏,小时候我随爹娘在陕西时,我娘养了几只大公鸡,大公鸡可好了,还给我当坐骑呢。”锦娘刚穿越过来的九年都是独生女,她娘对她十分溺爱。

蒋羡看了锦娘一眼,咋舌道:“你真的坐过大公鸡?”

他曾经听周家有人说起说锦娘原先胖嘟嘟的,后来不知怎么瘦下来了,当时甚至有人私下在他面前说起说锦娘可能是流产之后才变瘦了云云。

蒋六夫人和蒋羡都不信,认为那些人是恶意中伤,事实上成婚之后,蒋羡也知晓那些人更是无稽之谈。

可是想起娘子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骑一只瘦弱的公鸡……

这画面太美,他实在是不敢想象。

锦娘撅嘴:“大公鸡还能飞起来呢。”

蒋羡听的哈哈大笑,但心情也舒畅许多。

却说这次蒋羡擒获贼寇,在县令面前并没有说梅县尉的不是,反而说有梅县尉的配合,他才能够办案顺畅,因此此案写的是二人联名。

梅县尉本以为蒋羡会报复他,没想到蒋羡如此,从此心悦诚服。

蒋羡自然也是偶尔透露他上头有人,若是做出政绩,到时候能帮梅县尉言语几句,梅县尉至此对蒋羡无比配合。

因为梅县尉本身就是个没什么背景的武官,若能攀上蒋羡这样的进士,至少二十年官场生涯都不愁。

身为县尉,蒋羡除了刑狱之事,也同时肩负河工一事,扯到河工,自然是一等难事。

但是蒋羡早已想好自己要做政绩的事情,怎么可能退缩,也不甘心做侯县令的傀儡。况且,他夜里与锦娘道:“我在任上时必须要做出些成绩来的,若是侯县令与我和平相处,大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但他若是阻碍我前程,我必定不会放过他。”

今日第一日去河工,他就发现木材商还有一些要塞都插满了侯县令的人,这些人早已经一条藤上的,全部是高价出售,河工拨下来的银子又有限。

“羡郎,你身为佐贰官,应该先安静为上,不能贸然出头。”锦娘忍不住劝了一句。

蒋羡笑道:“嗯,我正派人在查此人底细,放心吧。”

立冬之后,天气猝然阴冷起来,南方的冷和北方的冷不同,南方的冷是冷到骨头缝里的冷,锦娘本人就是南方人。但真正非常冷的时候,也就那个把两个月,平日穿夹衣夹袄就是。

宁哥儿穿的都是筠姐儿一两岁时的夹衣,浆洗了一遍,还是很新,这些衣裳本来也就上身过几次,当时就是洗好了收着,如今再把它们一件件找出来。

“宁哥儿的衣裳用蔷薇香味的肥皂荚洗。”锦娘如是道。

佩兰忙应下,又去大厨房挑热水过来洗衣裳。

两刻之后,阿盈过来道:“娘子,佩兰说她去大厨房的时候,途经东院,那包娘子正揪着杨都头的娘子奚落,说她不置办酒席还席云云。”

锦娘来了之后,齐娘子先置办了酒席,后来中秋之后,田娘子、包娘子、锦娘又各自请了一席,之后便算是押司的两位娘子也请了,甚至连同为都头娘子的赵娘子都请了,杨家娘子却始终不动。

可能因为锦娘她们这里紧挨着吏员院舍,也知道一二,这杨都头的娘子不还席不是杨家缺钱,而是这都头娘子不受宠,杨都头早有外室,她带着两个孩子只不过是吃穿不缺,但多的就没了。

一件褙子就翻来覆去穿,哪有钱置办上等酒席。

“这也过了些。”锦娘摇摇头。

阿盈笑道:“可不是,包娘子也不过就只比杨家娘子好一些罢了。”

因为阿盈负责锦娘这里迎来送往多年,可以通过各家往来就几乎能判定人家家底如何了。比如县衙四官,田娘子应该是最有钱的,她嫁妆还很丰厚。其次就是自家娘子,汴京两家铺子,两座庄子,还有现钱好几千贯,更别提金银首饰六匣、衣裳、布料、茶叶、香料好些东西。

其次就是齐娘子,齐娘子娘家听说也不大富裕,做着个穷官儿,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嫁给商家子。

包娘子却是家底最薄的,却反而嘲笑人家。

“别扯闲篇了,你自个儿冬日的衣裳先拿出来拆洗一遍,到时候冬天就没太阳了。”锦娘道。

世上有三种东西是藏不住的,贫穷、咳嗽和爱。

贫穷首当其冲,所以,过冬的衣裳如果不准备好,就容易受寒,到时候感染风寒就受罪了。

阿盈的衣裳是不缺的,她曾经和姑子静安关系不错,锦娘知晓她要迎来送往,都会特别留些上等料子给她,她月钱虽然没有绣娘多,但是有赏钱,她又爱俏,故而,她冬日的袄子也有一箱呢。

甚至,她还送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给青蓉做人情。

锦娘忙活了半天,又练了一会儿子,才在绣架前绣佛像和佛经,在做绣娘的时候,她别的如修补缂丝都学会了,但是绣佛像这事儿总是她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她总是如鲠在喉。

现在有专门的功夫了,她便在窗下绣白衣观音坐莲台。

她先以传统的平针绣开脸,平针法如今是主流,但是仍旧要以画像为主。锦娘得到的这幅观音坐莲台是紫金庵的主持送的,说是名家所画。吴县此地,又称姑苏,锦娘上次随蒋羡出去,还逛过一些绣铺,也有所得。

据说唐代则天皇帝时期,还曾经下令绣佛经四百余幅赠予寺庙和邻国呢。

刚绣了一个半时辰,就听外面说齐娘子那里请她过去,锦娘又忙换了身衣裳过去。

原来是本府通判的夫人过府了。

通判官位在县令之上,齐娘子早已请通判夫人上座,她在陪坐。然而众人都知晓,齐娘子虽然为官家女出身,平日也颇有些架子和心机,然而不擅长言辞,故而便请田娘子和锦娘一处帮忙热场子。

锦娘进门先拜见,又听齐娘子引荐:“这是本县刚上任的蒋县尉的娘子。”

通判娘子见锦娘行礼如仪,又多问及来历,锦娘笑道:“外子弟兄二人同年进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