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北宋小丫鬟 > 第54章(第2页)

第54章(第2页)

不管方才多么心烦意乱,除了绣屋,她就挂起笑容,见到来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仿佛有些面熟,她非常瘦,已然是皮包骨的状态了,但依稀能从脸上看的出她年轻的时候应该是相貌不俗的。

“夫人,您是想做什么呢?我这边都可以帮您介绍的。”

那瘦仃仃的妇人却是一幅急脾气:“我如今得了重病,就这几个月就掉了许多肉,你看怎么能让我看起来不这么空荡荡的。”

锦娘笑道:“如果做广绣就很容易显得您过瘦,其实您就选对襟直领的中衣,抹胸就不成,最好是交领这般穿着,我在交领的领口给您用两层颜色就好,如此上面再穿个窄袖褙子就很好了。”

妇人闻言点头,锦娘看她病重,只道:“您等会儿,我直接画出来,然后咱们再着色。”

说罢,又拿出画架,在上面画着水红的交领中衣,领口再多添一层正红色,外面的窄袖褙子的肩膀我给您固定一下,如此廓形的,看起来头和肩膀就不会怪,如此也很好看。

妇人又问:“我倒是有一匹妆花缎子,不知道作价几许?”

“若是中衣加褙子,我再给您绣些花,一共是四贯的工钱。”锦娘道。

二人正说着,又见有人来买领抹,一贯买了一条,那妇人眼睛眨了眨,立马点头同意了。

锦娘遂笑着开了货票给她的丫鬟,没想到这妇人还住南薰坊呢,南薰坊可是不少官宦人家住的地方。

她哪里知晓这妇人是有意为之,锦娘后来想通了,决定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成婚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哪里可以这样随意处之,更何况,如今成婚官家女没有嫁妆的都难嫁,她这般虽然无甚身份,但是有宅有铺,急什么?

若是自己都稳不住了,到时候一步错步步错,婚姻可不是儿戏。若是遇到不好的亲事,半条命都没了。

别的事情需要努力勤奋加运气,但是感情这种事情还真的得靠缘分。

熟料,时隔两日,香茗过来了。

锦娘还以为她是有什么绣活找她,不曾想她道:“锦娘姐姐,我有一桩事儿要同你说,是你的终身大事。”

“我的终身大事?”锦娘不解。

香茗自从上次帮蒋氏把缂丝衣裳修补好,又得了锦娘一本花册子和绣技指点,这个月从三等丫头升了二等丫头,因此常在蒋氏身边,消息十分灵通。

故而,她道:“蒋家的六夫人想让大夫人出面做媒求娶您,可大夫人没有答应。”

锦娘虽然不知道蒋六夫人是谁,但是既然蒋氏拒绝了,想必是不愿意自家嫁进蒋家,别看蒋氏上次仿佛是很抬举她,可是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曾经是她家奴婢,不配和她娘家结亲,她这么想的,便把理由说了出来。

香茗一听就道:“姐姐如此通透,倒是我帮了倒忙,其实这桩亲事挺好的。”她又把自己如何让锦娘她们过来的原因说了,很是愧疚。

锦娘心中却十分感动:“多谢你还记挂着我,你有这份心就很好了。”

“其实大夫人是觉得六夫人毕竟是三姑爷的亲娘,她也未必是瞧不上姐姐,主要是怕曾经的主仆日后做了妯娌。”香茗分析。

锦娘这才搞清楚,这位蒋六夫人原来是三姑爷蒋放之母,只是蒋放过继出去了。

正好她也不认识这群人,只道:“没关系,千万不必自责。”

香茗却笑道:“虽说大夫人拒绝了,但我看蒋六夫人可不是一个妥协的性子,大夫人若是不说三姑爷倒罢了,若说了三姑爷,恐怕以六夫人的脾气,更要来说亲了。如此,我也长话短说,六夫人一共生了三子一女,长子早已成婚,次子过继,女儿也早就出嫁了,唯独只有小儿子十六郎还未成亲。”

“他书读的不错,人更是一表人才,还比姐姐小几岁,我看配姐姐正好。”

说罢,听外面的人在催,她又赶紧起身:“我是替大夫人上香去的,不敢久待,这就走了,姐姐这几日得做好准备。”

虽说锦娘觉得这事儿虚无缥缈,但也不忍心拂了她的好意,还笑道:“你放心吧。”

这种事情她当然是谁都没说,继续裁剪荷包,又把陈小郎喊进来道:“之前跟一位福建的客人买了一端建阳小纱,你把它送去高家染坊,让他们跟我染成这两种颜色,喏。”

建阳小纱一端才五百文,若是染成绯红色盒碧绿之色,工钱算上,也不过一贯。

她的布匹也不全是找瞿凤英家拿的,有时候也会自己去淘一些便宜又好看的,现在她开始裁剪一些荷包,这些既可以做搭头,也可以排满一整条都很好看。

绣了一对荷包之后,锦娘才开始帮这位刘娘子绣花,她已经是完全沉浸在绣花的部分了,如今阿盈完全应付一般的客人,锦娘也不会担心。

却说香茗上完香之后便回去覆命,蒋夫人正为四姑娘的亲事烦恼,原本想把四姑娘说亲给韩效,没想到韩效又娶了刘计相之女。

想起刘计相,她又想起蒋六夫人刘氏,不免跟归宁的大女儿道:“你是不知道,你这位六舅母是钻到钱眼里去了,竟然要娶一个商贾妇人。”

周大姑娘那日元宵因侍奉婆婆走的早,还是四妹妹告诉她,以前给她们做衣裳的锦娘竟然跟变了个人似的,不仅如此还手里有一份好钱。如今,大姑娘早已不是闺中风花雪月的姑娘了,她做人媳妇这么几年,知晓钱财重要性。

因此,她道:“六舅舅屡试不第,又素来喜欢附庸风雅,家业凋敝,所以见到人家有房有铺就动了心。只不过,要找也得找真富的人啊,我倒是认得一位,她家开珠铺的,我们常常在她家买,不如让女儿去介绍一番。”

“如此也是,我听闻十六郎本在刘计相处读书,不知怎么又不让他去了,你可知道原因?”蒋氏不喜欢六夫人,但还是挺喜欢蒋羡的。

周大姑娘就顿了一下,才难为道:“听说是荀大娘子不满刘大郎君和羡哥儿过从甚密,您也知道,是刘计相见羡哥儿聪明,才留这位远房的亲戚在那儿读书,正好他和刘大郎君关系亲厚。不知道刘家或者荀家甚至是某些下人都看不惯,说了不少风言风语,所以撺掇荀大娘子闹了一场,计相只好让十六郎出去了。”

“真是无妄之灾,也不能说十六郎生的好看,就造这般谣言啊。”蒋氏道。

蒋六夫人也是如此说,她原本想找蒋氏帮忙做媒,也不完全是因为锦娘钱财的问题,还有就是锦娘的确是貌美过人。在她看来,打破儿子身上断袖之癖的谣言,只能替儿子早日娶妻。

就是没想过蒋氏不同意。

她看着面前的小儿子,很是心疼:“咳咳,你这位姑母只会说什么商贾之女,她家二房老爷还不是行商贾之事,她几个女儿若是没这个做商贾的叔叔,能有那么些嫁妆吗?连县主郡主都有嫁商贾的,咱们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是翰林的女儿,你大嫂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又怎么样呢?当时,我就说一个穷官女儿进门来大家一起受穷,你爹偏不听我的,结果卖了一处铺子做聘金,她伯父发嫁她过来才二百贯嫁妆,还筹措了许久。现在看来,咱们家是越来越拉胯,我的身子越来越差,你爹你哥嫂谁会管你?他们也无力管你。”

“我见那位魏娘子,不仅美貌多才,还很擅长经济。最重要的是,为人谦逊,又十分孝顺,也别再学那些人得陇望蜀,一直想着等中了进士再娶妻。你才十七,中进士不知道还有多少年,若我一去,谁管你呢?”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