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话头一转,开始给儿子灌输起成家立业的思想,末了问道:“工部的事情已定,你就不必再往制铁炼器厂跑了。朕给你个机会,六部你想选哪个部进去历练?”
宝敏一听,开始在心里面琢磨。
可惜清朝直接对农田进行管理的好像只有知府一官,管理农业生产,中央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对农作物耕种进行管理。
要不然宝敏真希望胤祐能够直接走马上任去农业部,到时候自己想要啥好苗子找胤祐办事就好,还能快速将好的秧苗和品种推行至全国。
一举多得。
可惜了,清朝到了后期才有一个农工商部……
宝敏的惋惜归惋惜,站在她身边的胤祐却汗下来了。
胤祐不禁想,方才皇阿玛对福晋以及自己的一番敲打,是不是想告诉他——对于帝王来说,这天底下没有新事,只有朕知晓说出来的和朕知晓不说的。
胤祐很快就想到被自己藏起来的莫五,心里敲锣打鼓。
六部对于他来说,怎么看都是一个烫手的芋头。
胤祐斟酌道:“儿臣对六部暂且不太熟悉,而且前头还有几位兄长为皇阿玛分忧,胤祐自知本事所在,眼下更想回炼铁制器厂去,把制铁厂弄好,杜绝日后还有此类事情发生。”
胤祐说得小心,生怕哪个词不对惹恼了康熙。
康熙瞧了眼自己的七儿子,沉思片刻,点点头,“既然如此,那等你回来后,便接着去炼铁制器厂吧,瞧瞧怎么把这个漏洞修补好。至于进六部历练,日后再说。”
“谢皇阿玛!”
“……”
小两口从乾清宫出来后,宛如劫后余生,呼吸空气都是新鲜的。
宝敏与胤祐对视,都从对方眼眸里看出了些感慨。
“辛苦福晋了。”胤祐垂眸看向宝敏挪动的有些缓慢的腿,不由心疼。
方才那两下跪得结实,晚些时候怕是要用药酒揉散,否则明儿怕是要疼得下不去床。
“哪里哪里,爷才辛苦。”宝敏长舒一口气。
这贝勒的头衔算是留住了。
那炼铁制器厂一听就热烘烘,脏兮兮,成天去那上班,还真不是人能过的日子。
宝敏不由怜惜胤祐。
不仅要早起上朝,还得去这种工作环境点卯。听康熙的意思,这工作结果还得被他老人家吹毛求疵。
眼瞧着就不是人能干的活。
不过,宝敏转念又想,如今当官可不就是给皇帝打工,哪怕是儿子,也是没多大实权还得背黑锅的打工人。
打工人哪里有幸福的呢?
“唉……”
小两口短叹长吁地去给成嫔行礼,摇摇脑袋,尽量将康熙这头不愉快的事给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