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渊开始至少有七位唐朝皇帝因为此病去世,包括李世民和后来的唐高宗李治。】
【根据李承乾的病史记载,分别曾经在十二岁和十四岁时发病过,非常符合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特征。】
【而糖尿病发展恶化之后的典型症状就是“糖尿病足”,极有可能导致腿部残疾。】
等等,信息量太大朕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贞观元年,李世民已经有点懵了。
一时间不知道该担心咱得家族遗传病,还是问问怎么会是小儿子李治登上了皇位。
小承乾骤然听见自己以后会变成瘸子,心中很害怕,紧紧的抱住了阿娘。
长孙皇后轻轻拦住面色惨白的小承乾,安抚道:“承乾不怕,阿耶和阿娘在呢。”
【加上李世民为李承乾挑选的老师,诸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每日孜孜不倦的劝谏教导。】
【直接激发了李承乾的叛逆心理,导致他愈来愈走向极端。】
贞观十年,李世民心中疑惑,朕为承乾挑选的都是我大唐的名臣贤者,怎么会出问题呢?
【昔日魏徵常常直言劝谏李世民,非常不给自家大boss面子,有次甚至惹得李世民大怒说要杀了他这个乡巴佬。】
乡巴佬魏徵:?终究是错付了!
【还是当时的长孙皇后巧妙的劝住了炸毛的二凤。】
【而李世民本人以善于纳谏闻名于世,有时都尚且不能容忍,更何况不过二十多的李承乾呢?】
【这些老臣倒是也没什么坏心,只不过是教育方式不合适罢了,加上言辞过于激烈。】
【李承乾有时玩乐上了头,直接被于志宁上疏批评,甚至比作秦二世。】
【孔颖达更是经常当面痛批承乾,丝毫不给他这个太子留脸面。】
贞观十年,李世民面色沉沉。
他并没有怪罪下面请罪的几个老臣,只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承乾毕竟不是他,一直生活在这种批评压抑中难免影响心绪,变得叛逆起来。
【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管教比较严厉。】
【李承乾宠幸一名太常乐人的事触怒了李世民,下令杀死了这个男宠。】
【李承乾十分伤心,也许是出于和自家老父亲对着干的叛逆心理。】
【他甚至在东宫为这个男宠立碑让人日夜祭奠,还常常哭泣。】
贞观十年,刚下定决心要多宽容承乾的李世民:
简直荒唐!这干的都是什么事!
努力压住心中的怒火,李世民下定决心今日之后要和承乾好好谈谈才行。
刘彻疑惑,这是什么很大的事吗?
不过是个男宠,只要不干涉朝政,宠就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