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树荣在床上拼命的挣扎,如枯树枝一般的手,不断的朝着秦老爷子挥舞。
他从小在破烂漏雨的学堂里跟着一位老先生读书,母亲说,父亲不要他,也不许他念书,怕他太优秀会抢了嫡子的光。
所以,他拼了命的学,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足够优秀!
秦老爷子的声音还在继续,说实话,他从堂弟那儿拿到那本手札,看到里面的内容后,就明白,秦树荣对秦家如此大的敌意。
或许,和秦家无关。
“你十几岁时,正值最动荡时期,秦家安排人去告诉你母亲,不要和秦家联系,免得连累你。”
那时,秦家处处被针对,自身难保。
秦老爷子幽幽的叹了口气,可爷爷奶奶还是念着有个孙子没认祖归宗,心底很是挂念,毕竟在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纳妾生子是常态。
“可你母亲,偏偏和秦家对着干,要在那个时候,带着你进京,认祖归宗,而后,你受秦家连累……”
秦树荣蓦然瞪大了双眼,是了,那个时候,他被村里排挤,走到哪儿都有人骂他。
骂他,批斗他,朝他吐口水都是常有的事儿。
他不明白,富贵没有他,却让他一起吃苦受罪,所以,他恨,恨极了秦家。
“不,不可能!”
他不相信母亲会那么对他,他和母亲相依为靠,母亲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躺在床上,秦树荣慌乱侧眸时,正好和秦老爷子四目相对,“你再好好想一想,秦家给的抚养费,都去哪儿?”
去哪儿了?
从他有记忆开始,到允许做生意,他出来闯荡,他一直都是吃不饱穿不暖,吃糠咽菜,饿极了,树叶子,观音土……
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秦家人,哪里知道他过的是什么日子。
秦树荣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他在饿到受不了,快死的时候,去找过和母亲断绝关系的外祖一家。
在那个年代,他饿到吃土,外祖父一家却还可以时不时吃上肉。
只是他连家门都没进去,挨了一顿打。
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现在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那顿打,他以为自己会死。
可最后,舅舅和表哥们说的什么来着“别打死了,他要是死了,我们以后可怎么活!”
当时他以为,是他们害怕把自己打死,要去坐牢。
或许,不是那样。
不对,他都快饿死了,母亲怎么可能还会拿着大笔的钱给外祖一家,好多次,母亲就那么吃着家里仅剩的粮食,眼睁睁的看着他挨饿。
有些事情,不可深思。
看秦树荣这表情模样,秦老爷子觉得,事情或许已经有答案了,只是他不肯接受罢了。
不过,他们俩之间可没什么兄弟情,因此,他也不会顾及他的情绪,依旧在继续说。
“动荡结束后,父亲为你安排工作,你的回信是,不需要秦家可怜,此生与秦家誓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