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雪团迈入十一月龄后,比小婴儿时期淘气多了。
虽说和雪团沟通好像容易了一些,她已经能精准使用“鼓掌、挥手、打人”等手势表达自己的情绪,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能稳稳捏住小巧的玩具,还能听懂很多来自大人的指令。
但照不照做就另说了。
她虽然能力很菜(能扶站,偶尔扶走几步,还不能独立行走),却坚决不让大人搀扶或抱着,因为雪团觉得自己能跑得飞快,至少比爸爸快。
她还喜欢用手指捅墙上的小洞洞,插座洞洞成为她目前最喜欢的“玩具”。
池樾身高一米九一,他带娃的时候只能时刻弯下腰,护着总是处在危险边缘试探的人类幼崽。
有一次,他弯腰时间太久,猛地站起身时,下意识用手心捶了捶后腰。
林栀年站在身后,一本正经地问道:“你的腰怎么了?是不是不行啦?”
池樾脸色一黑,没好气地说:“说谁不行呢?”
林栀年尴尬笑笑,上前接替池樾继续带娃:“没事啦,不行就多锻炼嘛,不丢人。”
池樾:……
林栀年把这个“不行”的男人丢在一边,带着雪团去认识各种东西。她通常会大声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词句,每个单词重复三至五遍以上,然后鼓励雪团跟着说。
林栀年蹲在雪团身边,指着公园草坪上一只欢快奔跑的柴犬说:“雪团,这是小狗,狗狗。”
柴犬一边跑,一边大声叫了两声。
雪团眼睛亮晶晶的,小圆手里抓着一朵粉色的花,奶声奶气重复:“汪~”
“不是汪,是狗狗,小狗,跟着我念,小狗。”
雪团大眼睛滴溜溜转,还是说:“汪~”
林栀年很无奈,之前给雪团买过一本发声绘本,上面能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所以雪团现在一看到动物,第一反应就是学动物叫。
林栀年只好教她其他词语:“这是花朵,这是树叶,这是宝宝的小手。”
雪团根本没认真学词语,小脖子一扭,高兴地咿咿呀呀叫着,注意力早就被路过的两只蝴蝶吸引走了。
池樾走过来,提议道:“要不带她去消耗点精力?她可能玩腻这个公园了。”
林栀年:“去哪?”
池樾突发奇想:“去骑车怎么样?”
林栀年皱眉:“可是现在有点冷。”已经十一月份,进入深秋时节,有些怕冷的人都已经封车了。
池樾挑眉笑了笑:“别怕,我有办法。”
半小时后,两大一小来到安骆文的骑行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