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棉花糖>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762章 雪道可觅踪(第1页)

第762章 雪道可觅踪(第1页)

神京城北,雍瑃街,段家粮铺。

昨夜整宿大雪,街道两旁房舍屋顶,皆被白雪覆盖,粉妆素裹一般。

刺骨的寒风在街道上肆虐,将粮铺店招吹得不停摆动。

雍瑃街是繁华街道,往来行人车马众多,道路上厚厚积雪,经过半日践踏,留下各种车马人足的混乱印记。

洁白松软的雪,被蹂躏成一片泥泞,又被寒冷北风吹拂,冻成坚硬的杂色薄冰,在日光下放射阴郁光芒。

因岁入腊月,大部分人家都已储粮过冬,粮店的生意比上月清淡许多。

加上今日大雪,外头冰寒彻骨,入店的客人越希少。

店堂里两个伙计缩着身子,坐在炉子边烤火,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柜台上不见人影,放着一张算盘,旁边还摆着一盏小蝶,里面是暗红干涩的烘焙羊肠。

一个伙计有些好奇,起身到了柜台前,伸手拈了一块羊肠,放进嘴里咀嚼。

只是嚼了几口,便皱眉说道:“掌柜的口味真怪,怎么喜欢吃这种东西,淡兮兮的,还带着一股骚味。”

另一伙计看了眼后院,低声笑道:“掌柜是大同人,那边紧贴着关外,爱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奇怪。”

……

店铺后院,阴冷安静,屋檐下挂着几处冰棱,在日光下闪着锐利单调的光芒。

后院厢房门窗紧闭,屋内桌案上铺着一张舆图,段春江正和老主顾孙老板,正指着舆图低声商议。

那舆图上有三个地方被画了红圈,上面分别标着宝屯里、遥山驿、红树集。

三个红圈又被一条红线相连,在舆图上形成西北走向轨迹。

孙大力说道:“上回段老板打探到消息,陈瑞昌北上曾经过红树集,我便让人快马传信北边。

家里出关之前,为了盐铁生意便利,在各地都留下暗档人手,昨日我已收到回传消息。

红树集是个占地不小的市镇,镇上设有一处军驿,虽然军驿的规模不大,但是镇子北边有一处夹山平地。

那处地方场地极大,足够驻扎数千兵马,据说最近数月常有大批车马,在那里燃火歇脚过夜。

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山谷附近必有大队军士把守,闲杂人等都不许靠近。”

段春江问道:“难道红树集便是周人军粮囤积之地?”

孙大力说道:“红树集距离大同、宣府、蓟州三地都在四百里左右,位置十分适中。

但此地作为军粮囤积派之地,位置距离边城还略显遥远。

我在大同边军多年,虽不涉及军需之职,但对边城军粮派,多少也知道一些。

朝廷为了节省军粮运输耗费,对相临近边城的军粮补给,都会用同一粮道运输。

军粮送达某处集镇集中囤积,各边城根据兵部下达文书,各自派出军马押运领用军粮。

所以军粮囤积之地,必须和送达边城距离适中。

红树集离大同、宣府、蓟州三地都在四百里左右,位置还太过遥远。

如果距离各边城二百余里,兵马三天之内便可往返,才是最恰当的军粮囤积地。”

段春江说道:“孙兄弟的意思,军粮囤积之地不在红树集,而在沿途往北的某一处地方。”

孙大力说道:“段老板在神京打探出粮道三处驻点,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如今陈瑞昌已经北上,你手中没有其他人脉打探消息,想要找到军粮囤积之地,只怕是难上加难。

且红树集往北,市镇密集,大周粮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经常有所改移。

只有派人实地觅踪查探,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如今大同往东一线戒备森严,消息要送出关外等待回复,只怕会耽搁太久时间。

明日我就带人北上查探粮道,靠着孙家留在北地的人手,想来应该能够办到。

如今大理寺和锦衣卫四处查探,据说还调集不少府衙人手,游走街巷,这些人耳目灵通,不可不防。

眼下风声颇紧,在下北上之后,段老板可清闲一段时间,按兵不动,以免多露破绽。”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