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让厨房婆子跑腿就成,偏生自己要出门去逛,看冻破了你的皮。”
龄官笑道:“晴雯姐姐,你是不知道,越是大冷的天,厨房才是最暖和的地方。
我以前在姑苏戏班的时候,冬天虽没神京这么冷,但是那边冬天潮湿,寒气只往骨头缝里钻。
穿再多的衣服都挡不住,只有坐在炉火前才最受用。”
晴雯笑道:“这院子里到处是熏笼火盆,还不够你取暖,也值得你去厨房取暖,说出去笑掉大牙。”
龄官笑道:“哪里是特意去取暖,三爷得了上好鹿野鸡,我去厨房帮着烧了两个菜,三爷必定会爱吃。”
门口人影一闪,豆官不知哪儿窜出来,问道:“今天有什么好菜,快让我闻闻,香不香。”
晴雯笑骂道:“半大的丫头喂不饱,听到有好吃的就撒欢,姑娘家家也不知害臊。”
豆官对晴雯的调笑,半点都不在意,走到热手笼屉前,掀开最上门一格。
见到里面一盘红嫩晶莹的肉菜,色泽诱人,浓香扑鼻,眼睛一亮,出赞叹,小手就往笼里伸。
龄官站起身子,打了一下豆官小手,及时制止她的举动。
笑骂道:“多大的丫头,还这么冒冒失失,笼屉里都是热水,也不怕烫着,等三爷回来再吃。”
豆官不服气的说道:“即便现在不能吃,也先端出来摆桌,看着也好解馋,我都饿了死了。”
龄官笑道:“大冷的天气,菜肴出了笼屉,失了热气就不鲜嫩,瞧你这馋嘴样子,迟点吃还能饿瘦了你。”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便是贾琮清朗的嗓音。
“豆官,你既饿的厉害,今日可要多吃两碗饭。”
豆官俏声欢呼:“三爷回家了,龄官赶紧把菜摆出来,可不能把三爷饿到了。”
晴雯拿筷子在她髻上敲一下,笑骂道:“人小鬼大的东西,哪里怕饿到三爷,饿到你自己才是真的。”
英莲听到贾琮声音,也从书房里出来,几人刚端菜上座,刚巧五儿平儿也从西府回来。
两人前脚回来,芷芍后头跟着进了院子。
只说在南坡小院用过素斋,不再入桌吃饭,又和贾琮说了几句,便进了正房整理东西。
……
众人正团团围了一桌,听到院门处传来脚步声。
回头看去却是迎春进了院子,穿淡蓝缎面折枝玉兰圆领袍,米白色裙,身上披大红撒翻毛斗篷。
寒风卷动斗篷,头上累丝嵌珠凤钗,宝光晶莹,微微闪动,更衬得姿容俏美,仪态静雅,落落大方。
她身后还跟着丫鬟绣橘,手上提着明瓦防风灯笼。
贾琮笑道:“二姐姐这时候怎有空过来?”
迎春笑道:“昨儿我就没见到你,听说你在外头吃酒,回来时辰都晚了,今天特地过来瞧瞧。”
贾琮问道:“如今正在餐点上,二姐姐用过饭了吗?”
迎春笑道:“还没用过呢,干脆在你这里吃过,我们正好说说话。”
贾琮连忙让晴雯加了碗筷,姐弟两个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因东府一位掌勺厨娘,是从南方买的人口,日常善做南菜,龄官也做惯精细苏菜。
上桌菜肴又用贾琮得的野味,都是少见的上好材料。
几盘鹿肉菜式,一大碗野鸡羹汤,烹制色泽鲜亮,浓香扑鼻。
迎春笑道:“午时在荣庆堂吃过一顿鹿肉宴,我们东府厨娘的手艺,比起西府还要好上一些。”
贾琮笑道:“鹿肉虽好,嚼头劲道,老太太上了年纪,只怕不太受用,做成羹汤更好些。”
两人随口聊了几句鹿肉宴的事,至于宝玉在席上的做派,迎春自然半句都不提。
省的污了自己兄弟耳朵,搞不好还要白白生气,着实太不值当。
贾琮问道:“二姐姐,库里还有多余的香水、香皂、牙膏牙刷等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