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回朝
“另外,品质上乘的兵器也是不错的选择,基本上就是这些东西了。”
顾清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应道:“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还真得回去仔细斟酌一番才行。”说完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可不是,的确应该好好琢磨琢磨了,毕竟现在距离万寿节可就只剩下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喽。”许大人也跟着点了点头,语气颇为郑重地提醒道。
~~~~~~~~~~~~~~~~~~~~~~~我是分割线~~~~~~~~~~~~~~~~~~~~~~~~~~~~~~~~~~~
“啓禀大人,我们的人马已经成功与其他几支队伍顺利会师了!!!”只见一名满脸兴奋丶气喘吁吁的士兵风风火火地冲进帐篷,大声向顾清耀和许大人禀报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此时,顾清耀正和许大人站在一张巨大的疆域图前,仔细地盘算着各路人马会合的时间。
他们原本预计还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会师,但没想到今天竟然提前实现了。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顾清耀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追问道:“真的吗?真的已经汇合了?”
那名士兵使劲地点着头,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是的,大人,千真万确!我们的队伍确实已经跟其他友军成功会师了!!!”
一旁的许大人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他情不自禁地用力拍打着自己的手掌心,声音因喜悦而略微颤抖:“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下子咱们终于可以聚在一起了!”
“而且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班师回朝,毕竟这样面对面地交流协作,可比之前靠书信往来要高效得多啊!”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後,顾清耀转头看向许大人,若有所思地问道:“许大人,刚才咱俩查看地图的时候,不是发现距离彻底打通整条线路大概还差五六十里地麽?”
“如今各方力量已然汇聚一处,您觉得接下来的行动是不是会更快一些呢?”
许大人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在那张详细标注着地形地貌的疆域图上,指着其中一个位置说道:“没错,顾大人,依我之见,现在既然都已集结完毕,那麽只要指挥得当丶部署合理,再加上兄弟们齐心协力。”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挖通剩下的几十里,从而全面贯通整河渠。到那时,我们便可以班师回朝,向圣上复命了!”
(古代开挖河道的效率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扬州新河的开挖工程在道光皇帝批准後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高效的组织和调动资源,所以对于这个河渠时间效率快不要惊讶,因男主是现代穿越,且有工具加持所以会快一些。)
~~~~~~~~~~~~~~~~~~~~~~~~~~我是分割线~~~~~~~~~~~~~~~~~~~~~~~~~~~~~~~~~
“啓禀皇上,微臣刚刚收到消息,顾大人及其一行人马目前已踏上归程之路,据估算,大约还需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方可抵达京城。”
元白双手捧着一封刚送达的信件,毕恭毕敬地向皇帝禀报着。
帝九霄听闻这个消息後,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不禁脱口而出:“竟然还要如此之久!”
“此次阿耀离京外出,迄今已有将近半年时光,朕真是许久未曾见到他了。”言语之中,流露出对顾清耀深深的思念和牵挂。
元白见状,赶忙补充道:“皇上莫急,依奴才之见,顾大人他们应该能够赶在您的万寿节之前返回京城。”
“此外,各国派遣而来的使臣队伍也正陆陆续续朝着京城的驿站行进,预计不久之後便会相继抵达。”说完,元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帝九霄听完元白所言,稍稍沉思片刻,随即大手一挥,果断下令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礼部去筹备办理吧。”
“你即刻传旨下去,命礼部官员负责与各国使臣进行对接事宜。务必确保一切安排妥当,万无一失。”
元白点了点头,应声道:“遵旨,皇上。那微臣这就前去通知礼部着手安排相关事务。”说罢,他转身正要离去。
然而就在此时,帝九霄突然又想起一事,连忙叫住元白,并再次嘱咐道:“且慢!除了礼部之事外,你再转告馀烬将军,让他务必做好京城禁卫军的部署工作。”
“要加强巡逻警戒,不得有丝毫懈怠,必须全力保障整个京城以及皇宫内的安全无虞。若有任何差池,定当严惩不贷!”
元白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半分耽搁,急忙躬身领命道:“微臣明白,请皇上放心。微臣定会将您的旨意传达给馀烬将军,确保京城内外安然无恙。”
言罢,元白匆匆退出殿外,执行皇帝所交代的各项任务去了。
~~~~~~~~~~~~~~~~~~~我是分割线~~~~~~~~~~~~~~~~~~~~~~~~~~~~~~~~
“娘!清耀传信回来啦!他说再有十来天便能抵达京城喽!”
顾玄度拿着那封珍贵的信件,一路小跑冲进家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扯着嗓子大声嚷嚷道。
正在屋内忙碌的顾母,一听到这熟悉而又急切的呼喊声,心中猛地一颤,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三步并作两步地迎出门外。
她脸上满是惊喜与期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顾玄度手中的信件,迫不及待地问道:“当真如此?清耀可算快要回家了?”
“千真万确呀,娘!孩儿怎敢欺骗您!不信您瞧瞧,这封信就在此处。”说着,顾玄度得意洋洋地挥舞起手中的信件,仿佛那是一件稀世珍宝一般。
顾母见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顾玄度手中夺过信件。
她那双因岁月流逝略显粗糙的双手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目光如饥似渴地扫过每一行字。
当看到那句“预计十馀日便可抵京”时,顾母激动得眼眶泛红,声音略微哽咽地喊道:“哎呦喂,果真不假啊!老头子,咱的清耀就要回来啦!”
话音未落,顾母便兴高采烈地攥紧信件,转身朝着屋里奔去,想要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顾父。
此时的顾父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悠闲地品着茶,听闻顾母的叫嚷声,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满脸狐疑地迎了上去,嘴里嘟囔着:“啥事儿这般慌张?莫不是出了啥事不成?”
待顾父走到近前,顾母不由分说地将信件塞进他的手中,喜不自禁地说道:“你自个儿瞅瞅,咱家清耀传信回来啦!”
顾父满心疑惑地接过信件,定睛一看,瞬间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能塞下一颗鸡蛋。
他难以置信地反复读了几遍信中的内容,随後喃喃自语道:“哎呀,总算是盼到这一天啦!这孩子离家这麽久,在外闯荡着实不易啊……”
“可不是嘛!也不知道他如今究竟过得如何?一想到这儿呀,我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着实放心不下。”